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1部分

沉了英國“凱文郡”號巡洋艦,擊落了137架噴火式戰鬥機,控制了地中海上空的制空權,使得希特勒下定決心補給給隆美爾的補給暢通無阻——不但有德國新式的虎式坦克,還有從大漢帝國購買來的豹式坦克。戰場上,德軍士兵喜歡豹式坦克勝過虎式坦克,不但機動性強、裝甲夠硬,而且維修非常方便,唯一的缺憾就是76。2MM口徑的主炮顯得有點過小,比不上虎式坦克的88MM火炮,但是,裝備特種彈頭後,豹式坦克還是可以從正面擊穿虎式坦克的裝甲。

隆美爾的非洲軍團突破了美英聯軍在埃及邊疆的防線。在得到元首的飛機和坦克的加強後,德非洲軍團勢不可擋,美英聯軍很快就發現,他們不但要面對德國的虎式坦克,還要面對大量的豹式坦克。隆美爾的兩個裝甲師和一個摩化師一共裝備有約200輛的虎式和豹式坦克,強大的坦克火力把美英聯軍打得嗚乎哀哉,一舉攻到了離亞歷山大港和尼羅河三角洲只有70公里的阿拉曼。

在蘇聯境內,德軍夏季攻勢也是進展迅速。到了西元1942年夏季末,希特勒的軍隊不可一世。從地圖上看,希特勒到9月份所佔領的土地是相當驚人的。地中海實際上已經成為軸心國國家的內陸湖,德意兩國擁有北岸從西班牙到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區,在南岸擁有從突尼西亞到離尼羅河70公里的廣大地區。事實上,德軍守衛著北起北冰洋上挪威的北角、南到埃及、西知大西洋的佈列斯特、東至中亞邊緣的伏爾加河的寬闊地帶。

8月8日,保盧斯元帥的第6集團軍佔領了幾乎破壞殆盡的邁科普油田;8月20日,德軍的萬字旗插上了厄爾布魯斯山,這是高加索山脈最高德一座山峰;8月23日,德第6集團軍已抵達斯大林格勒正北德伏爾加河一帶。

8月25日,克來斯特的坦克部隊進駐莫茲多克,距離格羅茲尼四周的蘇聯最大產油中心只有不到50公里,距離裡海也只有不到100公里。

8月31日,希特勒催促高加索方面的司令李斯特陸軍元帥,集結所有可以調集的力量,向格羅茲尼作最後進攻,以便能夠獲得蘇聯的油田。同一天,隆美爾向阿拉曼發動進攻,力圖向尼羅河方向突破。希特勒的計劃是在德第六集團軍和德第四裝甲軍團在攻佔斯大林格勒後,沿伏爾加河北進,形成一個大規模的包圍行動,從東西兩面進逼蘇聯中部和莫斯科,迫使斯大林投降。

但是,差不多所有的戰地將領和參謀總部的將領們,都看出了這副美麗圖畫上的破綻:德國缺乏必要的人力、槍炮、坦克、飛機和後勤手段來實現元首的戰略意圖。寬闊的土地,漫長的戰線,讓分散在各地的德軍的各個方面上看起來都是弱小的。

蘇軍在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的抵抗日益頑強,秋雨季節又日益臨近,這時候,就是最外行的戰略家也會看出:德軍在蘇聯南部面臨著日益嚴重的危險。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北翼戰線過長,從斯大林格勒沿頓河上溯到沃羅涅什共長330公里,毫無掩護。

唯一讓德軍參謀總部感到安心的就是隆美爾的非洲軍團,不但擁有強大的坦克叢集,還有強有力的空軍。

而大漢帝國經過一個半季度的經濟調整後,所有的經濟危險指數已開始回落,物價指數已連續兩個月回落,接近了對蘇戰爭前的水平。原因無他,南亞和東南亞的原料市場資源十分豐富,特別是今年夏季糧食大豐收,價格低廉的大米湧進大漢帝國市場,迅速穩定了大漢帝國偏高的物價指數。

對大漢帝國來說,自從和蘇聯開戰以後,收穫是巨大的。眾所周知,大漢帝國曆來都是一個農業大國,雖然方雲上臺執政後,銳意改革,要把國家向工業化過渡,但是漫長的戰爭擴張和單薄的家底,讓這個程序很緩慢。而蘇聯,在歐洲也算是一個強大的工業國家,所有的裝置和技術也是大漢帝國急需的。因此,跟在大漢帝國軍隊後面的就是龐大的拆遷隊伍,把能夠從蘇聯搬走的全部搬走了,能夠搜刮的全部搜刮一空。隨著這些工廠、企業和裝置搬遷的,還有大量的熟練的技術工人。所有這一切,都讓主管工業的副總理劉愛國笑得合不攏嘴,從前線抓來的大批身強體壯的戰俘(身體條件不合格的,基本上都被就地解決了。)讓謝峰也是感到非常滿意。

大漢帝國原國家版圖內的基礎建設,需要大量的建設人員。雖然謝峰手裡原來控制有約130萬的日軍戰俘,可是經過這幾年的過度使用,這些戰俘已經傷亡過半,特別是在修建青藏鐵路和川藏鐵路的時候,更是人員傷亡慘重,幾乎可以說每一百米鐵路鋪好,就要死掉一個戰俘,最危險最艱難的路段都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