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部分

說:“法國已經淪陷了,但他們還有一個將軍在領導他們,那名將軍叫戴高樂,是法國抵抗組織的領導人。英國也已經是筋疲力盡了,不管從什麼方面來說,我們美國都有了參戰的理由。”

“東西擺在面前,想要的話還是要出一點力的。”方雲喝了一口杯裡的紅酒淡淡的說道。

“願美國和大漢帝國的友誼乾杯。”羅斯福舉起了酒杯。

“乾杯!”方雲也舉起杯子。

方雲的書房裡緩緩地響著斯特勞斯的交響樂,氣氛非常融洽。

“羅斯福先生,對丘吉爾先生的信件你怎麼看待?”方雲問,這其實是在問美國對英國現在的態度。

“對於這封信,我還需要時間來研讀。我不能向你說明什麼,只能說不管將來如何解讀這封信件,我們儘可能考慮我們兩國之間的關係和共同利益。”羅斯福說道,然後他饒有興趣地問:“親愛的方,你打算和邱吉爾一直對幹到底嗎?他現在可不是你的對手。”

“我能把這理解為邱吉爾的和解訊號嗎?”方雲失笑了起來。

“你可以這麼理解,我們現在還需要英國,世界也需要英國,不能在這個時候讓它倒下了。在歐洲,沒有了牽制希特勒的力量,你不可能把你的軍隊開到歐洲去吧?”

“哈哈,羅斯福先生,這有點可笑了。歐洲離我太遠了,不過美國可以,我們很滿意我們現在的狀況。如果在這方面我們得到一些保證,我將會和邱吉爾先生坐在喝上一杯蘇格蘭威士忌的。”

“就您眼下控制的區域嗎?我想這點是沒有問題的。世界上又多了幾個民主國家,對世界各民族的發展是有利的。同時我想邱吉爾先生也不會有問題的,你說是嗎?”

“如果這樣是最好的,我不介意我們坐在一起喝喝酒,玩玩撲克牌的。”方雲也感到滿意了。政治這個東西,本就沒有永遠的敵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相信這條遊戲規則,邱吉爾比方雲還要清楚百倍。

方雲現在最需要的是承認,對大漢帝國新近控制領土的承認。至於德國挑起的這場蔓延歐洲的戰爭,他現在是一點興趣都沒的。

希特勒的部隊繼續在歐洲肆虐著,作為進攻蘇聯的前奏,他很快把戰火推進到了南斯拉夫、匈牙利和希臘,一路所向披靡。

西元1941年2月,德國將軍隆美爾被希特勒任命為北非軍團司令。到了北非後,隆美爾的指揮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把英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並把英國人趕出芬蘭尼加。

這對英國人來說是天大的打擊,英國似乎陷入了絕境。為此,邱吉爾在國會發表完演講後,再次寫信給羅斯福,要求美國參戰。英國首相用最憂鬱的心境寫道:“總統先生,我請求你不要低估在中東的潰敗可能產生的後果的嚴重性。”

羅斯福顯然是利用了這次機會,要求英國承認大漢帝國在亞洲所控制領土的合理性,並對流亡在非洲的法國抵抗政府組織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以達到雙方之間的和解,為美國出兵參戰創造條件。

而這時候的希特勒已經完全沉醉在輝煌的戰果中,並沒有意思到大漢帝國的態度已經在悄悄轉變。德國駐北京的大使館曾經給柏林發回報告說大漢帝國眼下和美國走得非常近,但還是沒有引起德國元首的重視。

在關鍵時刻,邱吉爾表現出了一個英國首相的果敢,他同意了美國人的要求,承認大漢帝國在亞洲的實際控制領土的合理性,這為大漢帝國與英國、法國之間的和解,美國出兵創造了條件。

德國的將軍們建議希特勒在攻佔克里特島之後,對埃及和蘇伊士發動一次決定性攻擊,徹底打垮英國的戰爭潛力。這些將領包括隆美爾和德軍參謀總長約德爾。

“這一打擊要比佔領倫敦對大英帝國更為致命。”約德爾對元首說。

“我已經下了指令,把一個軍事代表團、幾架飛機和一些武器送到巴格達去幫助伊拉克。我已經決定支援伊拉克以鼓勵中東局勢的發展。”希特勒的看法還是侷限於在陸地上對英作戰。對於約德爾主張的大膽策略,他強調:“將來是否可能對蘇伊士運河發動攻勢,並最後把英國人從他們在地中海和波斯灣之間的陣地趕出去,要等到蘇聯作戰計劃結束之後才能決定。”

“我們首先要消滅蘇聯這個窮兇極惡的敵人,其他的必須等待。”希特勒做了結局性的判斷,儘管這可能是一個重大的錯誤判斷。

而其實在5月底之前,希特勒只要用他的一支小部隊就能夠給大英帝國以毀滅性的打擊。邱吉爾是深知這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