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部分

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愚者言,依於銳;此其術也,而人常反之。是故與智者言,將以此明之;與不智者言,將以此教之;而甚難為也。故言多類,事多變。故終日言不失其類,而事不亂;終日不變,而不失其主。故智貴不忘。聽貴聰,辭貴奇。

注:

權:權衡。

幹:同於或為。 。。

第一節:諸言

第一節:諸言

說者,說之也;說之者,資之也。飾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損也。應對者,利辭也;利辭者,輕論也。成義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驗也。(言或反覆,欲相卻也。)難言者,卻論也;卻論者,釣幾也。

佞言者,諂而於忠;諛言者,博而於智;平言者,決而於勇;戚言者,權而於信;靜言者,反而於勝。先意承欲者,諂也;繁稱文辭者,博也;縱舍不疑者,決也;策選進謀者,權也;他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

筆者字面理解

說者,說之也;

遊說的人,是為了說服別人;

說之者,資之也。

要說服別人,就要讓對方感到有好處。

飾言者,假之也;

用華麗的語言修飾,是為了矇蔽對方;

假之者,益損也。

要想矇蔽對方,就要讓他知道成敗利害關係。

應對者,利辭也;

良好的應對,來源於流利的言辭;

利辭者,輕論也。

流利的言辭,來源於簡明扼要闡述。

成義者,明之也;

成就大義,來源於磊落和豁達;

明之者,符驗也。(言或反覆,欲相卻也。)

磊落和豁達,來源於合乎別人慾望的計劃得到順利實現。(言論也許會反覆,那是因為與別人的慾望還有距離。)

難言者,卻論也;

很難說出口的,是反面意見;

卻論者,釣幾也。

要說出反面意見,一定要等待合適的時機。

佞言者,諂而於忠;

奸佞小人,往往因為獻媚之言而體現出忠;

諛言者,博而於智;

阿諛奉承的人,往往因為語言豐富而體現出智;

平言者,決而於勇;

語言平靜不露聲色的人,由於果斷而顯得勇;

戚言者,權而於信;

面目嚴肅的人,由於大權在握而顯得有信用;

靜言者,反而於勝。

說話穩重的人,由於能使用反向思維而能夠勝利。

先意承欲者,諂也;

順著別人慾望不斷改變自己觀點的人,必定是獻媚之人;

繁稱文辭者,博也;

語言誇張粉飾太平的人,必定是攬權的人;

縱舍不疑者,決也;

縱橫馳騁毫不猶豫的人,必定是果斷之人;

策選進謀者,權也;

選擇別人進謀的人,必定是有權的人;

他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

自己錯誤百出還要壓制別人的正確主張的人,必定是反面人物。

筆者感悟

鬼谷子闡述了各種語言技巧和判斷各種獻說詞人的方法。

語言技巧。

所謂“說”就是要表達自己的意圖,同時要聽語言表述的人能夠接受自己的觀點,換言之就是要說服別人。要想說服人,對別人沒有吸引力是不行的,如何才能吸引別人呢?讓別人覺得有“好處”就可以吸引人,或者是能夠增長知識、或者是能夠穩固地位、或者是能夠得到想要的利益、或者是削弱敵人、或者是增強朋友幫助自己等等這些,都是能夠給別人帶來好處的,別人都會願意聽的。

別人願意聽,還要引人入勝,還要動聽。這就要求我們在表述語言時還要對語言進行裝裱、修飾,還要有邏輯、有調理、言簡意賅,讓語言華麗動聽如行雲流水一般流暢。這樣,一來吸引了別人的注意力,二來巧妙的隱蔽了自己的意圖。

要想隱蔽自己的意圖混淆別人的視聽,光說好聽的不行,會讓別人感覺到是在奉承他,是在“拍馬屁”,是在順著他說,是在“忽悠”他。在語言表述時,要尋找時機,當判斷到別人已經接受自己了,不會遭到別人牴觸時,要不失時機的說一些不好聽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