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團隊的智慧潛力/228
團隊學習的修煉/233
學會如何“演練”/254
團隊學習與第五項修煉/262
第四部分
實踐中的反思
序言/267
第12章 基礎/269
建立深度交流的反思型文化/269
人的成長/273
把組織看成生命系統/278
第13章 推動力/284
不同的變革方式/284
建設適應性組織/287
業績與幸福感/292
第14章 戰略與策略/295
用戰略眼光思考和行動/295
策略1 學習與工作的結合/299
策略2 從現有條件和人力出發/305
策略3 學會雙向交流的文化能力/309
策略4 建立演練場/312
策略5 與核心業務聯絡起來/315
策略6 建設學習型社群/319
策略7 與“對手”協作/322
策略8 開發學習型基礎設施/325
名謂何 /328
第15章 領導的新工作/330
領導,即設計師/334
領導作為老師/343
領導作為受託人/347
第16章 系統的公民/356
看清系統/358
我們就是系統,要如是生活/363
面向21世紀的教育/376
第17章 未來的前沿/378
發現並運用自然的模式/379
下一代領導者/382
第五部分
尾 聲
第18章 不可分割的整體/393
附錄1 各項學習修煉/397
附錄2 系統基本模式/402
附錄3 U型過程/416
註釋/420
1990年英文版致謝/443
2006年英文修訂版致謝/447
譯後記:學習型組織不是“學習型組織”/451
2009年全新擴充修訂版中文版序(1)
20世紀90年代,《第五項修煉》中文版剛面世時,我們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裡。當時中國仍處在工業經濟空前快速發展的早期階段,美國仍然是毫無疑問的世界領袖,而氣候變化還只是學術會議上使用的科學術語。
今天,我們已經來到世界歷史的轉折點:一面是過去150年以來工業時代主導的經濟與社會的變遷,另一面是剛剛萌動興起、尚未冠名的新時代。新時代的主導變革力量已經不是意識形態,因為它完全出自所有人的需要。工業時代的擴張一直靠對自然資源的不可持續的攫取,並造成對傳統生活方式的破壞,但這已經不可能再繼續下去了。我們今天在使用一又三分之一個地球的資源,而且,按照目前的過度攫取資源的經濟模式和擴張速度,局面還將迅速惡化。建設再生型經濟的工作延緩越長,痛苦就會越大。工業增長和物質進步的好處,現在必須與社會福祉的綜合需要相協調和平衡:在不斷縮小的地球村裡,人類間相互和諧相處,並與所有生命系統和諧相處,是我們的一項基本的生活需要。
在這樣的歷史時刻,我相信《第五項修煉》描述的基本理念和能力開發,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對正在崛起的全球領導者,如中國和印度,尤其如此。
一切都要從創新開始。應對當今的各種挑戰,我們必須超越反應式解決問題的模式。我們所需要的創新的規模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能源系統、全新的交通系統和全新的教育系統。我們需要對工業時代“攫取—製造—廢棄”的線性生產系統進行重新設計,轉而模仿自然的迴圈生產系統。我們需要全新的農業系統:它能生產出健康的食品並促進農村社群和生態系統的健康。我們需要重新發現自我:作為人,而不是消費者,我們要生活得更好,就必須修煉身心,以加深對相互依賴性的體悟。目前我們還沒有支撐這種創新的管理體系。這個時代的管理挑戰,就是一個根本的轉型:從基於攫取自然和社會資本、專門為私利而進行的創新,轉向為滋養社會和生態的健康福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