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張有成終於將自己的中醫館所需的人員全部配齊到位,現在已經可以正式對外營業了。
通常情況下,如果不是遇到那些患有疑難雜症的病人,或者與之有著特殊關係的人,張有成都不會輕易親自出馬。一般的普通病患,則交由中醫師曾千方全權負責診斷治療即可。除非出現什麼特別狀況或難題需要他出面解決時,否則張有成基本上都不過問具體事務。
當然,如果就診人數較多導致曾千方應接不暇時,作為助理醫師的蔣成材也會嘗試著獨立開出藥方並進行診治,但這必須要先經過曾千方中醫師的稽核確認後才能最終下診、開藥給患者。
至於日常管理方面,則由李晚晴全面負責,並安排手下的四名護士做好日常護理工作;此外,黃敏女士還肩負著整個中醫館的日常清潔衛生以及兩名醫生和五名護士的一日三餐等飲食保障任務。
中醫館日常開支記賬這項重要任務,將完全交由我們精明能幹的財務總監胡可馨負責。她會充分利用每天上下班的時間來管理、登記並整理好中醫館的所有日常財務往來。同時呢,對於醫館的正常開支,胡可馨也將嚴格稽核每一筆款項,並確保它們得到及時且準確地支付。可以說,有了胡可馨這樣專業又盡責的財務總監坐鎮,我們中醫館的財務狀況必定會被打理得井井有條!
時光荏苒,轉眼間已經過去了一個月。在這期間,中醫館一直保持著正常的運營狀態。而作為財務總監的胡可馨也在密切關注著各項資料和指標。
經過仔細地核算與分析,她驚喜地發現,儘管第一個月並沒有實現盈利,但至少做到了收支平衡——無需再向中醫館投入更多資金就能維持日常開銷!這無疑是個振奮人心的好訊息!
意味著從此刻起,中醫館具備了自我造血能力、能自給自足;同時也標誌著它成功邁入良性迴圈階段:只要堅持目前道路、繼續用心經營管理,則未來可期!
在這個平凡的日子裡,醫館迎來了一位與眾不同的將近八十歲高齡的患者。當張有成見到來者時,不禁驚訝地發現,原來這位老人竟是當地赫赫有名的老紅軍!由於年事已高,加上多年征戰留下的病根,這位老紅軍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然而,與一般人不同的是,這位老紅軍並不想接受每天都要打吊瓶的西醫治療方式。相反,他堅信傳統中醫學能夠更好地調養他的身體。面對這樣一個堅定而又特殊的病人,張有成深知自己中醫館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正是為了滿足像這位老紅軍一樣,對中醫充滿信任和依賴的忠實顧客們。
於是,張有成毫不猶豫地親自出面,為這位德高望重的老紅軍進行診斷治療。他不僅詳細詢問了老人的病史、症狀以及日常生活習慣等方面的情況,還深入瞭解了他的心理狀態和需求。在此基礎上,張有成為老人制定了一套個性化的中醫調理方案,從日常起居到飲食營養,全方位介入其中。
為了確保治療效果和護理質量,張有成特別指派了護士江曉萱和江曉君這對姐妹花,專門負責照顧這位老紅軍的生活起居。她們細心呵護著老人的每一個細節,時刻關注他的病情變化,用溫暖和關愛給予他最貼心的照料。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張有成憑藉著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經驗,運用中藥方劑、針灸推拿等多種中醫療法,逐步改善了老紅軍的身體狀況。而江曉萱和江曉君兩姐妹也以專業且周到的護理服務,讓老人感受到家一般的溫馨與舒適。
就這樣,在張有成及其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這位老紅軍的病情逐漸好轉,精神面貌也煥發出新的光彩。這段經歷不僅彰顯了中醫的獨特魅力和神奇療效,更讓人們看到了醫患之間那份深厚的情誼和互信。同時,它也成為了張有成中醫館一段值得銘記的佳話。
每天清晨九點左右,陽光正好灑在庭院裡,張有成就會領著那位八十歲高齡的老紅軍來到院子中央。他們面對著初升的太陽,準備開始演練張有成自創的那套神秘而獨特的《誠》字訣。
這套拳法動作舒展大方、剛柔相濟,每個招式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一開始,張有成親自示範並耐心指導老紅軍每一個動作;漸漸地,老紅軍能夠獨立完成整套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僅僅經過一週不到的堅持練習,老紅軍的身體狀況發生了驚人的變化——不僅食慾大增,睡眠質量顯著提高,而且夜間起夜次數明顯減少。沒過多久,他原本蒼白憔悴的面容變得紅潤嬌嫩,整個人看上去精神煥發、神采奕奕,說起話來也是鏗鏘有力、中氣十足。
看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