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4部分

並沒有人覺得聶老說的太過分,反而覺得大快人心,這個耿直的老人,讓他們有揚眉吐氣的快意。

詹姆斯布萊恩特的課題固然偉大,卻無法收穫人心,聶老卻肯將高明的醫術,無條件傾囊相授,這份情操,完爆了小肚雞腸的詹姆斯布萊恩特九條街!

他們激動之下,也不理會美國骨科醫師學會東道主的身份,大力鼓掌,高聲叫好。

“啪啪啪……”

每一記掌聲,就像一記響亮的耳光,結結實實打在詹姆斯布萊恩特的臉上。

他面容扭曲,咬牙切齒,雙拳緊握又鬆開,鬆了又再次握緊,重複了三次,卻依舊無法平復心頭怒火。

劇情的走向,開始不受他的控制,完完全全奔潰了。

他如同一個撰寫了劇本的爛編劇,猜得出開頭,卻琢磨不透結尾。

更讓他始料未及的是:這僅僅是個開頭,隨著眾人接二連三的提問,有關針刺治療骨折的訊息,被一點點挖掘出來。

華夏代表團中,張潤州按捺不住,出聲問道:“我想請問一下,這套針法以及理論基礎,你用了多久的時間想出來,並且確定是行之有效?”

鄭翼晨羞澀一笑:“嗯,那天,我被一個混混打傷了腿,骨頭都被打裂了,在家休息養傷,靈光一閃就想出來了。”

張潤州結結巴巴說道:“就……就只是一個下午的時間?詹姆斯會長的奈米材料……可……可是用了數年時間,才……才研製成功,你居然用了那麼短時間,就想出了能與他的發明相媲美的醫術?!”

“嗯,你要知道,中醫講究的是悟性,不在於時間長短,關鍵是天賦。”

鄭翼晨語氣一頓,突然想起聶老稱讚詹姆斯布萊恩特是天才的言論,笑得很是謙遜:“我覺得……我是一個天才中的天才!”

這句話大有睥睨自雄的氣魄,卻沒人覺得他狂妄自大,能夠用一個下午時間,就想出一門驚人醫術的人,僅用天才二字冠名,確實是遠遠不夠。

天才中的天才,這個名號,鄭翼晨當之無愧!

主席臺上的詹姆斯布萊恩特氣得嘴巴都歪到一邊,很想大聲疾呼,說鄭翼晨在吹牛皮,不過這樣做有**份,他只能氣鼓鼓看著事態發展,一邊思索對策。

又有人舉手提問:“我想請問一下,針刺的成本……”

“哦,我算一下,每次針刺,一次性毫針的耗材費用是兩塊錢,半個月要不間斷施針十五次,一共要三十塊錢!”

聽到這個低得離譜的成本價,眾人的目光齊齊聚集在詹姆斯布萊恩特身上,毫不掩飾眼中的鄙夷:聽到沒有?你要用兩萬美金才能達到的療效,別人用三十塊錢,也就是一包好煙的價錢就做到了!

評委團那邊,也早已鬧騰起來,吵成一片。

由於這屆的骨科大會在美國本土進行,美國骨科醫師學會身為東道主,出錢出力,也佔了便利,在評委團中安插了二十人作為本次大會的評委。

這個基數十分驚人,要知道評委團全部成員加起來,也不過三十人而已!

因此,詹姆斯布萊恩特可以說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一直以來都將課題的金獎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

卻不料遇到了完全不按牌路出牌的鄭翼晨與聶老,一個前人說爛的課題,到了這兩人手中,竟能化腐朽為神奇,隱隱力壓詹姆斯布萊恩特的課題一頭。

當聶老用病歷的原件,證明課題療效的真實性後,評委團就分成了兩派,一派推崇鄭翼晨的課題,另一派則力辯詹姆斯布萊恩特的課題更加出色。

挺鄭派認為,鄭翼晨能運用針刺手法,將骨折癒合時間縮短到半個月,奈米材料只能縮短到一個月,從時間上來說,鄭翼晨的課題,無疑更為出色。

挺詹派不否認鄭翼晨課題的偉大,卻尖銳的指出一點:詹姆斯布萊恩特的奈米材料發揮功效時,病人不覺辛苦,是一個無痛過程,還不需進行拆除手術;而鄭翼晨的課題,卻需要病人忍受針刺的痛苦長達半個月的時間,即使斷骨癒合,事後還是不免再捱上一刀,取出內建鋼板。

在這個階段,支援詹姆斯布萊恩特的評委佔據了全面優勢,只有寥寥五人支援鄭翼晨的課題。

這種一面倒的局勢,在現場提問環節時,終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表面上看,似是詹姆斯布萊恩特的課題佔優,深入分析對比之後,諸位評委,才發覺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從推廣程度來說,奈米材料的製作,需要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