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孽海花
作者:清·曾樸
內容簡介:
《孽海花》以蘇州狀元金溝和名妓傅彩雲的經歷為線索,展現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戰爭這三十年中國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的歷史變遷。書中筆墨最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對封建知識分子與官僚士大夫的刻畫,寫他們的虛偽造作,寫他們面對西方文明衝突時的庸腐無能。和其他三部譴責小說相比,本書突出的特點是所寫大都影射真人真事,書中的人物可以和近代一些名人一一對應,如金溝指洪鈞,傅彩雲指賽金花,翁叔平指翁同穌,粱超如指梁啟超等等,具有強烈的時代感。
在中國小說史上,《孽海花》是一部當之無愧的文學名著。它的出版,曾於20世紀初期的文壇引起轟動,在不長的時間裡,先後再版10餘次。專家的評論亦頗為熱烈,一代古文大師、著名外國文學翻譯家林琴南,對之推崇備至,“嘆為奇絕”。魯迅對此書亦多有褒揚。然而,不同的聲音亦復有所聞:胡適以為:“《孽海花》一書……但可居第二流”。一部小說不僅引起一般讀者的廣泛興趣,以至一版再版,並且招來諸多文化名人評頭品足,這確乎是一件極有趣的現象。我們今天的讀者,儘可以放開自己的眼光去鑑賞,去評判!
作者簡介:
曾樸(1872~1935),原名曾樸華,字太樸,後改孟樸,又字小木、籀齋,號銘珊,筆名東亞病夫。1872年3月1日生,江蘇常熟人。光緒十七年舉人,曾任中書舍人,後入同文館學法文。1903年到上海,與丁芝孫編輯《女子世界》。1904年,與丁芝孫、徐念慈等創辦小說林社,任經理。並創作小說《孽海花》。1907年,創辦《小說林》月刊,先後著譯小說多種。同年7月,增設宏文館、美術館,專營學校參考書及文教用品等。清末參加預備立憲公會,一度為兩江總督端方的幕僚,後以候補知府分發浙江。辛亥革命後曾任江蘇省議員、財政廳長、政務廳長等職。1927年,在上海創立真美善書店,從靜安寺遷棋盤街,和邵洵美的全屋書店為鄰。出版《真美善》半月刊,致力於法國文學作品的翻譯,與郁達夫、阿英、邵洵美、徐志摩等時相過從。郁達夫稱他是“中國新舊文學交替時代的一道大橋樑”,“二十世紀所產生的諸新文學家中的一位最大的先驅者”。1935年6月23日逝世。著有《孽海花》、《魯男子》兩部小說外,還有詩詞、戲劇、日記、譯述等。
正文
前言
在中國小說史上,《孽海花》是一部當之無愧的文學名著。它的出版,曾於20世紀初期的文壇引起轟動,在不長的時間裡,先後再版10餘次,“行銷10萬部左右,獨創記錄”(範煙橋《孽海花側記》)。專家的評論亦頗為熱烈,著名小說研究專家蔣瑞藻在《小說枝談》中,轉引《負暄瑣語》的評論說:“近年新撰小說風起雲湧,無慮千百種,固自不乏佳構。而才情縱逸,寓意深遠者,以《孽海花》為巨擘。”一代古文大師、著名外國文學翻譯家林琴南,對之推崇備至,“嘆為奇絕”。魯迅對此書亦多有褒揚。然而,不同的聲音亦復有所聞:胡適以為:“《孽海花》一書……但可居第二流”。一部小說不僅引起一般讀者的廣泛興趣,以至一版再版,並且招來諸多文化名人評頭品足,這確乎是一件極有趣的現象。我們今天的讀者,儘可以放開自己的眼光去鑑賞,去評判。為了有助於朋友們閱讀,不妨對作者的經歷,成書的過程,以及小說諸般特徵略作評介如下:作者曾樸,初字太樸,後改字孟樸,筆名東亞病夫,病夫國之病夫等。江蘇常熟人。生於1872年,卒於1935年。他生活的年代,恰是中國社會充滿了動盪與變革的時代。而曾樸又是一個生性敏感、熱心國事之人,因此而隨時代大潮的激盪而沉浮。他19歲即考中秀才,次年中舉,可謂少年得志,名震鄉里。轉年即赴京應試,卻因試卷墨汙而名落孫山。隨即捐官內閣中書,留京供職。越2年,爆發了甲午海戰,中國一敗塗地,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訊息傳來,國人震驚。曾樸懷抱憂國憂民之志,難耐內閣中書的閒散空曠,立志進入外交界,以實現“為國宣勞”的人生理想。為此,而入同文館學習法文。至1896年,負責外交事務的總理衙門招考章京,曾樸雖以“異才”而聞名京師,卻因不為內閣衙門保舉而不得應試資格。其壯志難酬,悲憤至極,拂袖出京而去。次年,至上海創辦實業,適逢譚嗣同、林旭等維新志士聚集滬上,謀劃變法革新。曾樸為之所動,與譚、林諸君朝夕相聚,籌謀新政。1808年,應康有為、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