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但是同樣國府將士在抗日時期的英勇抗戰與那些投降甘願成漢jiān一樣赫赫有名,很多因為黨爭原因而讓不少國府將士抗日的事蹟而有所弱化,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很多人都是知道紅軍抗日都是穿著草鞋扛著小米步槍,但是國府將士何嘗不是如此!他們面對的日寇又是紅軍將士所能比擬的?要知道正面戰場都是國府將士在抵抗,如果中國沒有在日寇鐵蹄下亡國,那麼國府將士當屬首功!
不少國府將士都不是在臺灣,臺灣解放後,不少出身國府的將士都遠赴西北、中亞接受改編!很多都是打散加入新軍隊,而這些對於他們而言是新軍隊的恰恰都是陳飛塵領導的十三兵團、十一兵團、十八兵團、第一、第二兵團以及十九兵團!這六大兵團就是西北全部兵力,收編結束之後,六大兵團也發展到了頂峰,擁有百萬大軍!
陳飛塵的部隊也是**部隊一個另類,陳飛塵是真正的國共相容的部隊!也是真正的能發揮部隊戰鬥力的部隊!不少**高層都是非常不願意看到陳飛塵如此!如同當時赤化一般,生怕陳飛塵被國府影響!
後來陳飛塵離開西北,接著又經歷一系列事情之後,國府將士也徹底開始分流!絕大部分都是擁護新政fu領導,而極少一部分依舊是保持著固有的風貌,而恰恰就是這一部分人都成為了jing銳人士,因為這一批人都是接受系統正規的軍事教育。
陳飛塵要組建的參謀團總共有十九人,這就是後世稱呼為的陳系幕僚團!國府出身的就有十人,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驚人的決定。國府不少已經落魄的名將被陳飛塵一紙調令給重新喚出!任命書調令同時下達的還有陳飛塵給他們的si人信件。
信件上沒有多少字,但是卻都能大動這十個人,因為他們都是出身入緬遠征軍!當不忘國恥,應攜手抗戰!永記“故土未復,軍人之恥“之言!這就是陳飛塵寫給他們每個人的信件上的一行字。
杜明、廖湘兩人都是抱病在家,他們是十人中最讓陳飛塵看重的二位,他們都是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也有著紮實的軍事理論知識!如果給他們指揮解放軍,那麼絕對不會差多少!正如前世中陳飛塵經常聽到看到的那句話一樣:“給你一個機會,就會給我一個驚喜!”
這兩位都是差點進監獄吃官司,也是因為抗日有功,外加身染重病才免去牢獄之災!心情壓抑,外加鬱郁不得志,軍人一但離開自己熱愛的軍隊,那麼生活就不再是生活而是煎熬!結果也是陳飛塵料想的那般,這兩位都不出意外的同意了!
孫立是在位的將領,之前也是一個實權將領,但是因為站隊關係,被陳飛塵一下子剝奪了軍權,訓練局局長,從特種作戰部司令當選作訓部訓練局局長,這也算是平調。他後悔嗎?是有一點,但是他也很豁達!
正如陳飛塵評價的那般,孫立是軍事素養高超,政治上卻是白痴的那種型別的人!在陳飛塵心目中,孫立並不是最重要的一個,更多的是陳飛塵認為孫立在捕捉戰機方面很有一套,這和他練兵方面是相媲美的,並不是很多人都知道這點。
孫立這次卻很堅定,也沒有與誰商議,他是當場就表示同意,他甚至都是隨著政治部的人一起坐車來到陳飛塵的辦公室述職報道。
陶鑄資深將領,資深國府將領,也是從下放改造之後就一直沒能重新爬起的人物之一,要不是陳飛塵這張調令,或許陶鑄還沒有出頭之日,對於他問題,中央依舊沒有作出改變,換句通俗易懂的話,那就是平反並沒有開始,當然也談不到結束了。
肖華、李華兩人都是跟著林剛前往中亞,所以這次他們並沒有加入參謀團,不過有一位很意外加入了,這個人就是尚為忠。同樣陳飛塵也是看重了尚為忠的能力,他從楊志口中知道了尚為忠的死志,陳飛塵愛惜尚為忠的才能,所以他也藉此想把尚為忠調到後方來,也希望能保住這位老領導。
尚為忠卻沒有同意,他的回覆是,長需要他,他不能丟下這裡不管!陳飛塵現在就是看著他的回覆電文,這讓陳飛塵感覺到事情還是出現bo折,也是頭一個不同意調令!
陳飛塵想了又想還是決定要與尚為忠通話,這個時候長還沒有到電話線中斷的地步。長也沒有到開戰的階段。沒有什麼意外,兩人的通話如期開始。
陳飛塵與尚為忠兩人的關係註定陳飛塵開始就沒有什麼客套話,而是直奔主題!尚為忠聽著陳飛塵的詢問,尚為忠也幾乎沒有絲毫考慮就回答道:“陳總指揮!我是長警備司令,我不能丟下長而不顧,我不能成為逃跑司令,我更不會做逃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