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溫水洗了手,將袖口中的宣紙遞給陶氏,“少的東西,都在這兒了。”
饒是陶氏也看了眉頭一緊。
“娘,一會兒二伯孃他們回來,這件事便交給我處理,你在一旁莫要說話就好。”
陶氏還要再說什麼,陳悠又道,“爹不在家中,您在翁翁嬤嬤面前不好說話,您就相信我一次。”
陶氏長嘆口氣,“阿悠,娘是心疼你,有時家庭瑣事比生意戰場的事還要難處理,治家如治國,凡事都要經營。”
“娘,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可您總不能幫我一輩子,這些事,總有一日我自己要去做。”
陶氏一時沉默下來,良久,應下了陳悠。
其實,陶氏是為了她好,她又怎會不知道,只是陶氏雖然聰慧,卻總被這個社會當下的道德感所束縛,有些事情交給她,註定是做不來的。
☆、第207章 反擊(2)
第207章反擊(2)
午時之前,陳永賀挑著擔子與蕭氏一行終於回來了,林遠縣的縣集,農家人大多隻趕一個早市,因好些人都離的遠,下午都用來趕路了。大多數人都靠雙腿走回去,能夠花閒錢坐車的可不多。
蕭氏挎著的籃子滿滿當當,走進陳悠家的院子,將竹籃放到一邊,瞧見出來的陶氏與陳悠,就笑著道,“三弟妹,飯菜可做好了?我們逛了一個大上午的,可是餓的緊了。”
在一旁的曾氏拉了蕭氏一把,朝她瞪了一眼。
“大嫂,你做什麼,我說的可是真話,難道你不餓,我們在三弟妹家裡做客,三弟妹招待我們不是應該的?”
陳王氏與曾氏也早知會過,若是想得到老三家好處,就得捧著,什麼事都不能唱反調對著幹。
可蕭氏一看見陶氏如今的這個樣兒,胸口的火氣就直往外竄。
憑什麼當初最落魄的老三家反而成了老陳家裡最長臉的,讓她一個二嫂整日階裡捧著原來窩囊的老三家,她就是下不去這個心。
所以處處都要做些小動作堵陶氏的心才順氣些。
為了這件事,老陳頭夫婦與蕭氏吵了已經不止一回了,就連陳永賀有時都不贊同妻子說話做事。
蕭氏有時自己說了做了後,回頭想想也後悔,但是當著陶氏的面兒她就是管不住嘴。
蕭氏也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愚婦了。
陶氏只淡淡笑了笑。未說話,陳悠上前一步。
臉上笑容和煦又親切,“早知道二伯孃你們這個時候要回來。午飯快做好了,你們去堂屋裡歇歇,喝杯茶,叫了翁翁和嬤嬤,就能吃飯了。”
“還是阿悠懂事,想的周到,真不愧是大姑娘了。回頭二伯孃給你相看一個好小夥兒!”蕭氏笑嘻嘻拉著女兒扭著身子去了堂屋。
陳永賀瞧著蕭氏的身影,尷尬地朝著陶氏笑了笑。將擔子和竹籃放在廊下,才進了堂屋。
陳悠翻了個白眼,蕭氏若真有好小夥早託人將陳荷說過去了,還會想到她?
二房的人走後。曾氏立即過來安慰。
“三弟妹,她就是這個脾氣,咱們做了這麼多年妯娌了,你也知道,別往心裡去,為了這事兒,憋一肚子氣不值當。”曾氏拉著陶氏的手道。
陶氏抬頭看了曾氏一眼,眸色深深,而後嘴角牽起了絲笑意來。“大嫂,我不生氣,真的。”
她確實是不生氣。蕭氏要是指望一句話能將她氣到哪兒,這如意算盤是落空了。對待老陳頭夫婦,她敬著孝道,或許會極力忍耐,但是對於蕭氏一家,她卻沒這個義務。讓著他們一分,也不過是看在這份血脈相連上。
而且蕭氏也不過是小打小鬧。若不是怕讓老陳頭夫婦難做,她有千百手段能對付這一家子。
“不氣就好,不氣就好?今年是準備在林遠縣過年了?”曾氏問道。
“還沒定下呢!要看當家的,許是還回華州,過年館子裡的人都要回家,出年後沒人照料。”
“若是留下過年,咱們一大家子就一起吃個團圓飯!多少年,咱們老陳家沒聚在一起了。”
陶氏點頭,“大嫂的話,我知曉了,回頭與當家的說說,這主我是拿不下的。”
“這也是你大哥的意思,他畢竟是他們幾個的兄長,他不伸頭也沒別人了。”
說完,曾氏要去隔壁院子,陶氏忽然叫住了她。
“怎的,三弟妹還有什麼事兒?”
“有句話,我不知當講不當講。”
“三弟妹有什麼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