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州有小州,有大州,而大州里又有五州列於巔峰。 東方之東冥州、南方之開雲州、西方之倚天州、北方之北穹州,以及位處三千州中心的萬靈州。 可論及地位與威望,有一州,還在五州之上。 那便是天雷州,或者說,不是天雷州,而是帝雷山。 天雷州臨近萬靈州,在萬靈州東南側,相隔十幾州。帝雷山,就坐落在天雷州中心。 帝雷山,是傳奇。 有人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是先有的帝雷山,後有的天雷州。 帝雷山的來歷,是傳奇,亦是禁忌。 …… 不親臨帝雷山,不覺威嚴。 佇立在帝雷山腳,望其巍峨,慕寒心湖難以平靜。 誰能想到,一座山,可以佔據幾乎半州? “這就是帝雷山嗎?”慕寒心裡自問。 路上,他曾聽師父劍仙道了一個傳說——雷帝傳說。 “兩萬年前,一名強者在混亂年代殺至巔峰,一身雷力讓無數平天之境強者膽寒,於是被尊稱為雷帝。帝之一字,不可輕用。當世最強,方能稱帝。而雷帝,是萬年來最接近封王極限的人。” 慕寒記得,騰雲之上,師父如是道。 那時慕寒不解,問了一句“封王極限是什麼”。 劍仙說道:“平天可封王,一階一步天。那九階之上又是什麼?如今這個時代,據我所知,最強者只有八階。而雷帝,據說到了九階之巔。” 隨即劍仙嘆道:“可天才如雷帝,依舊沒有踏出那一步。” 頓了頓,劍仙繼續道:“他人為其封帝后,無數強者等待著雷帝制定三千州秩序,但雷帝卻不再過問世事。” “雷帝以無上之能凝聚了帝雷山,落在了一片荒蕪之地,也就是現在的天雷州所在。雷帝就在這帝雷山之巔待了千年。” “後來,一名六階王私闖帝雷山,結果一道雷霆落下,那名六階王頃刻化為飛灰。從此,再無人敢踏足帝雷山。” “關於雷帝的猜測有很多,但和雷帝同時代的人大多都能猜到,雷帝在尋求突破之法,在追求無上之境。” “也因此,帝雷山雖然成了禁地,但周圍卻是繁榮了。無數強者的道統皆落在帝雷山附近,就期盼著雷帝邁出那一步後他們能看到神蹟。這片圍繞帝雷山所成的區域,就是天雷州的前身。” “就這樣,萬年之中,雷帝雖不曾露面,但帝雷山附近卻有一種天然的秩序。或者說,雷帝所在,即為秩序。” “萬年時間,足以消磨一切。與雷帝同時代的強者的生命逐漸走向盡頭,雷帝也不例外。某一日,帝雷山附近,所有人都聽見了一聲幽幽的嘆息。隨後,有人發現,帝雷山的威壓沒了。雷帝,不見了。” “從此,屬於雷帝的時代結束。而雷帝消失後,帝雷山附近的道統也陸續遷出。因帝雷山而被稱作‘天雷州’的此州,便只剩下了沒有了雷帝的帝雷山。” 劍仙語罷,唏噓不已。 “可雷帝有名弟子,雖然雷帝未教過他什麼,可為了帝雷山的延續,他不得不擔負起傳承的重任。” “可想而知,能被雷帝收為弟子,那位也是天賦絕倫之輩。加之雷帝留下的一些東西,在他的手上,帝雷山成了三千州的修煉聖地。” “但想進入其中,條件又無比苛刻。每一代,帝雷山只收一到兩名弟子。但這樣所帶來的,是帝雷山的傾力培養。” 劍仙笑了笑,道:“有人說,入了帝雷山,就有了成王通行證。當然,事實也確實如此。於是,隨著帝雷山的一代代傳承,帝雷山一直延續至今。” 這便是劍仙與慕寒和李長劍所講的雷帝傳說,當然也是帝雷山的來歷。 劍仙還說,哪怕雷帝不再,如今的帝雷山主雷尊依舊是三千州第一人。 這也是為何,帝雷山威望和實力並濟。 慕寒好一陣才回神,心裡感嘆:“邀請三千州的天才與諸王齊聚,整個三千州,也只有帝雷山才有這般魄力吧?” “好了,去牧雲閣。三日後帝雷山會開山,屆時元尊會才會拉開帷幕。”劍仙說道。 …… 夜空澄澈,月明星稀。 牧雲閣裡,劍仙、李長劍、慕寒三人各處一房。 雷帝的傳說一直縈繞在慕寒心頭,讓他的心情有些難以平復,於是沒有像往日那樣修煉。 “萬年前……”窗邊,慕寒望著夜空,喃喃道。 萬年,是一個怎樣的時間跨度? 慕寒只知道,青劍宗的師祖是千年前的人物。但在萬年之前,千年不過十分之一。 “萬年前,三千州是一片洪荒嗎?” “師父說,曾經的三千州比現在輝煌,那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雷帝,又是怎樣一位人物,能夠征服整個三千州?” 慕寒的心裡,疑問很多。 如果可以,他真的想進入帝雷山,去尋一尋雷帝的影子。 “封王極境……平天之後是踏天……” 這些話,慕寒在青劍宗藏經閣內閣裡師祖留下的古冊上看到過。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