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雖然多元化持股並不能保證不會發生損失,但確實是已經被實踐驗證了的比較穩妥的投資策略,可以幫助你實現長期的財務目標。許多金融理論上的研究和複雜的技術分析也可以證明為什麼多元化投資可以降低風險。簡單地講,當你把資產分佈到不同行業和特質的股票上時,就可以減少整個投資組合價格波動的風險,因為並不是所有股票在同一時間內的上漲和下跌趨勢及其程度都是一樣的。但是投資者需要明白的是,不論你實施怎樣的多元化策略,投資風險永遠不會降為零,因為股市的風險就是股價的波動性,雖然你可能規避了個股風險,既所謂的非系統風險,但是整個股市的風險,即系統風險,你是無法規避的,系統風險幾乎對所有股票都會構成影響。

該持有多少隻股票

實施多元化投資策略,技術上的難點是究竟該持有多少隻股票就可以最大化地消除個股的風險,持有股票種類過少可能達不到多元化的效果,而持股過多,則投資者可能因精力有限而無法面面俱到,反而降低了投資回報。那麼,在實際操作中到底持有多少隻股票比較合適呢?從實際經驗來看,數量的多少會因人而異,但金融學教授們還是給我們精確地計算出具體的多元化持股數量。在《當代投資組合理論和投資分析》(ModernPortfolioTheoryandInvestmentAnalysis)這本權威金融學著作中,教授們用統計學的標準差來衡量股價的波動性,以此判定風險的大小。他們透過計算得出,持有單隻股票的投資組合的標準差高達,意味著這個投資組合較市場的平均股價會有上下近100%的巨大波動,但如果將股票數量擴充到20只,標準差會降到;更有趣的發現是,如果將股票數量從20只增加到1000只,投資組合的風險僅會比持有20只股票時的風險下降%。所以說,持有20只股票一般就是最佳的多元化持股數量。

實際的多元化

雖然理論上證明持有20只股票可以實現最佳的多元化投資效果,但這個理論其實更適合資金量巨大、有研究實力保障的機構投資者。對於大多數個人投資者而言,同時照顧20只股票也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尤其是這20只股票還要分散到不同行業、不同特質的股票上,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對於那些沒有研究能力和時間的普通投資者來說,可以透過購買基金來實現多元化的投資效果。此時,投資者的重點就是很好地選擇基金,如果這家基金持有的股票數量過多,就如前面所言,不僅不能降低投資風險,反而會影響投資回報。但對於那些積極型的投資者來說,就沒有必要去追求理想狀態下的多元化持股了。投資大師巴菲特說過一句話:“只有在投資者不知道自己都在做些什麼的時候才需要多元化。”如果你自己對一些行業的股票有足夠的瞭解和非常熟悉,那麼只做兩三個行業的三五隻股票可能是最實際的做法。不要忘記,這裡僅僅是在談股票投資的多元化,我們完全可以透過把個人資產配置到債券、房地產、定期存款等低風險的投資品種上來降低投資的風險,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

究竟是什麼力量使股價發生變動(1)

在一個成熟的股票市場上,股價的變動最根本的應該是受基本面因素的影響,而基本面因素,一是公司盈利,二是估值倍數,當然,還有技術面因素、心理因素等。股票價格每分每秒都在發生變動,雖然世界上並不存在一種公式可以準確告訴我們股價為什麼會變動,如何變動,但我們還是能夠總結出一些驅動股價變動的因素,它們大致可以歸納為基本面、技術面以及市場心理因素。

基本面因素

在一個成熟的股票市場上,股價的變動最根本的應該是受基本面因素影響,而基本面因素,一是公司盈利,通常以每股收益為衡量標準,二是估值倍數,例如市盈率倍數。作為普通股股東,有權利獲得公司盈利的一部分,每股收益就是公司對於股東的回報。如果投資者希望轉讓其持有的股票給其他人,就是放棄了對公司未來盈利回報的所有權,買家就需要支付一個數倍於當前每股收益的價錢,來獲得對公司當前和未來收益的所有權,這就是估值倍數的概念。股票的最終交易價格就是公司盈利乘上一個估值倍數來確定的。公司盈利的一部分會以股息的方式回報給股東,而剩下的一大部分則由公司代股東持有用於擴大再生產,去實現更多的收益,為股東帶來遠期的更大回報。對於那些把利潤的大部分用於股息分配的公司來說,可以視每股股息或稱每股股利為公司盈利。此外,“每股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