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了地方。

這是一片挺大的建築群,大門寬闊,上繪彩色捲雲,垂著兩具門環,可證主人之身份高貴與家產殷富。阿飛來到門邊,伸手去扣門環,同時本能地抬頭一望,只見門簷上方的土壁上黏著一塊嶄新的燒磚,上刻兩個隸書大字——“是宅”。

阿飛這一驚非同小可,手還沒有觸到門環,先“噔噔噔”倒退三步,腦中如同驚雷一閃——我去~竟然是他!

——————————我是誠實的分割線——————————

有朋友擔心這書會不會太監,我要嚴正地宣告,肯定不會。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這人不隨便太監……嗯,其實從前挖的很多坑,那都屬於娛樂性質,想寫在我,想停也在我,即便有點兒對不起喜歡的讀者,但也不會對他人產生什麼惡劣影響。我是個很實誠的人,但凡答應了的事情絕不反悔,所以寫文、寫書,只要是答應了編輯的,就絕不會跳票,哪怕只是一篇書評或者推薦呢,從來拖稿時間都不會超過一天以上。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這本書是a籤的,也就是說我已經答應了編輯要按時按質地完稿,所以絕對不會坑,理論上也不會隕石。並且除非真的有什麼不可抗力加諸身上,否則也不會斷更。

所以說,希望喜歡這部書的朋友們,多收藏,多推薦,也多評論,我不會讓你們失望的。同時也請你們祈禱我和我的一家人都太太平平、健健康康,祈禱國家別暴發大的戰爭,祈禱首都別爆發大的流感……估摸著,也就這些因素可能讓我拖稿了。

第十三章、深入虎穴

姓“是”的人家,換了別人或許不清楚,換了阿飛那是再清楚不過了,他連拍腦袋直罵自己豬頭,怎麼竟然會想不到呢?

阿飛前一世的老孃就姓“是”,這是一個非常冷僻的姓兒,據說那時候全中國姓是的也就八千多人。然而這個姓不是從上古就傳下來的,而是後來改的,原姓就應該是“氏”。

《三國志·吳書》上記載,北海國營陵郡有個名叫氏儀字子羽計程車人,曾經在國中任職,國相孔融對他說:“氏乃民無上,不如改為是。”氏儀向來唯長官意志,當即就把姓兒給改了,成為是氏的老祖宗。

是儀改姓應該就是最近幾年的事情,遷去樂浪的氏伊那一支並沒有收到通知,所以沒有改,這就誤導了阿飛,他聽音辨字,還以為自己所要投靠之人名叫氏宜呢,沒想到竟然是自己親孃的老祖宗是儀!

驚愕過後,阿飛就覺得眼前一亮——氏家跟是家有著本質的區別啊,漢末三國時代姓氏的就沒啥名人,可那位是儀先生在《吳書》中可是有著專門傳記的。因為這是親孃的老祖宗,所以阿飛曾經頗為關注,把是儀的傳記讀過好幾遍,此人後來逃難到江東,投靠孫權,做到尚書僕射的高官,八十多歲了才壽終正寢。

“看起來,自己這步棋是走對了……我身上……不對,魂裡邊兒應該多少就流著點兒是儀的血……魂沒有血……總而言之,冥冥當中自有天意啊!賊老天你他喵的還真是神啦!”這一下,阿飛的信心更足了,他抖擻精神,“嘭”地直撲到門上,用力叩響了門環。

門環這東西,終究不是電鈴,不可能傳得很遠。不過一般也不需要傳得很遠,只有大戶人家才用門環,而大戶人家理論上是應該都有門房的,一般情況下門口有一小屋,門房一整天吃住都在小屋裡面。所以阿飛才叩了三下門環,“喀喇”一聲,大門就被拉了開來。

阿飛順勢就撲入了門中,跪倒在地,倒嚇得前來開門的老頭兒一個趔趄。“汝是何人?何叩門如此之急也?”話音才落,阿飛故意啞著嗓子叫道:“先父諱伊,某乃氏勳,求見大伯父。”

老頭兒愣了一下,估摸著是家雖然人口不算太多,但好多年前就遠遷樂浪郡的氏伊,沒能給這老傢伙留下什麼深刻印象。愣完之後,老頭兒隨口回答:“你找我家主人麼?主人仕於國中,不在府內。”

阿飛就覺得腦袋“嗡”的一聲——沒想到是儀竟然不在家……自己最怕節外生枝,希望能夠第一個就見到是儀,因為是儀是是家的大家長,只要騙取了他的信任,那麼別人再說什麼怪話就都不管用了。倘若先見了別人,見得越多,越容易露馬腳,倘若綜合反映到是儀的耳朵裡,說不定就會留下什麼隱患……

然而事已至此,也不容他再瞻前顧後,尋機退縮了,他只好問那老頭兒:“如今府內何人主事?”老頭回答他:“大公子主事。”

既說是“大公子”,理論上應該是指是儀的長子。說也奇怪,《三國志》的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