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在班組各職能人員進行控制的基礎上,由工作現場的員工進行清理,並把清理情況及結果填入3E卡(Everyone、Everyday、Everything);3E卡將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件工作以上述7個方面量化為價值,月底可據以匯總計算所得崗位工資,其公式為:崗位工資=總數 點值 產量 各種獎懲。現場日清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各生產現場7項內容受控情況、發生問題的原因與責任分析、員工當天的工資收入測算等。
橫向控制是指職能控制,是各職能部門人員對工作現場和自身的計劃目標執行情況進行的清理。它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找出問題的原因並提出改進意見、分析責任、變例外因素為例行因素、測算職能人員的工資類別;
(3)有效的驅動系統
由於具有完備的控制體系,使得OEC管理控制體系得以有效實施。其大致可分為對管理人員的驅動和對作業人員的驅動。
對管理人員,每天按日清實際完成值與目標值,並與上期完成值相比較,若超過則評A,持平評為B,下降評為C。每月全A率大於95%以上,月度考評為A;每月全A率60%以下則定為C,其餘為B。B為標準工作,A=,C=。若連續12個月都是A,則工資晉升一級;連續3次評為C,則解除職務。
對現場作業人員,採取簽發工作責任價值券的獎懲制度,按現場日清7項內容分別規定獎懲金額,對發現問題者當場發給紅券予以獎勵,對責任者撕給白券予以處罰。其獎罰依據為人手一冊的《質量缺陷責任價值手冊》,裡面詳細規定了各崗位的職責,各事項的獎罰數額,獎有理,罰有據,令人心服口服。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東方管理思想研究】
東方管理文化是以中華優秀傳統管理文化為核心,不斷吸取包括西方管理文化在內的世界各民族管理文化之精華的開放系統。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文明程序中,以博採眾長的開闊胸襟不斷提煉和整合東方各國優秀的管理文化,形成了以《周易》、道家、釋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和###教有關管理思想和方法為主體的管理文化。
復旦大學首席教授、東亞管理學院院長蘇東水先生在第六屆世界管理論壇暨東方管理論壇上總結了東方管理研究的成果,他將東方管理研究的過程分為兩個階段:
(1)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是東方管理研究的古為今用階段。典型代表如《“紅樓夢”經濟管理思想》、《中國古代行為學研究》、《現代管理學中的古為今用》等文章;
(2)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是東方管理學說的建立階段。東方管理學理論創造性地提出了“以人為本、以德為先、人為為人”的“三為”思想,並將此本質概括為“人為為人”。“人為”即要求每一個人首先要注意自身的行為修養,“正人必先正己”,然後從“為人”的角度出發,來調整、控制自己的行為,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激勵環境,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夠持久地處於激發狀態下工作,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人為”與“為人”二者具有辯證關係,互相聯絡並且可以轉化。這一轉化過程體現在家庭、行業、國家一切方面的管理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越是注重自身行為的素質,其“為人”即管理的效果就越好。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東方管理學說日益走向成熟。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東方管理學思想研究”的成果之一,《東方管理》一書於2003年1月正式出版。東方管理理論進一步完善,並以繼承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為主,汲取東方管理文化中儒家、道家、釋家、兵家、法家等合理管理思想,結合華商管理實踐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融合西方行為管理、過程管理、決策管理、權變管理、知識管理等管理理論的精華,形成了更為完善的東方管理理論體系。
他指出,東方管理學說的發展還將解決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對東西方管理思想關係的認識。經過學者們的長期研究與傳播,東方管理學說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同。但是,國內仍有不少學者對管理學是否一定要有“東”、“西”之分抱有疑問。實際上,東方管理並非與“西方管理”涇渭分明,而是不斷兼收幷蓄西方管理核心核心的開放系統,所謂“東方”更強調其文化背景;
(2)對東方管理學說內涵體系虛無的誤解。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所謂東方管理不過是故紙堆中的文字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