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實當年在涿縣上演的那些歐洲愛情劇或許最終的結果就好像當年一樣大家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演員的形象、服飾和臺上的道具而不是劇目的內容。
於是,經過好一番討論,當然主要是蘇小蘿莉將李書實所提的點子一一批駁,最終將劇本確定為如今的劇目——一個因為故事發生在未來所以一切內容都需要靠李書實胡編亂造以及蘇小蘿莉進行圓潤的——著名北朝樂府民歌《花木蘭》。
咳咳,你沒有看錯,這是李書實想到的諸多提議中蘇小蘿莉認為最為靠譜的一個,畢竟對於草原民族而言雖然婦女需要遵守很多在漢人看來有些不可思議的習俗,但是這卻並不意味著婦女在草原的社會地位很低,事實上對於缺乏足夠人口的草原民族而言,婦女的用處絕對要比漢人大得多——不論是男人們出征的時候留守後方組織生產,還是跟隨大軍進行各種輔助xìng工作,亦或是在人員匱乏的時候直接拿起武器走上戰場,草原上的女人們在社會分工上並不輸給男人太多。更何況因為草原惡劣的環境,男人們的平均壽命遠遠短於中原地區,這也就意味著作為家族繼承人的母親需要在繼承人有能力支撐起家族之前輔助他處理事務。
所以,花木蘭這樣一個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行為對於草原的子民來說是非常理解和接受的一種行為,或許對於大多數草原上的男子而言這樣的姑娘才是他們心中的夢中情人吧——須知花木蘭不但是替父從軍,甚至還立下了很多男兒也無法企及的功勳。
這齣劇目一共分為兩個版本,一個是用來演給某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