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白駒過隙般轉瞬即逝,歲月似織布梭子匆匆而過,眨眼之間,一個月的光陰便從指尖溜走了。
逍遙如同往常一樣,腳步輕快地踏入了一座陌生而熱鬧的城鎮。
這一次,他並沒有像過去那樣買下一間店鋪賣書,而是獨具慧眼地相中了一家生意稍顯紅火的包子鋪。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毫不猶豫地將其購入囊中。
然而,想要重新拾起那生疏已久的做包子手藝並非易事。
儘管曾經的記憶還隱隱約約留存於腦海之中,但畢竟已經相隔數百年未曾動手製作。
於是乎,逍遙花費了數日的時間潛心鑽研、反覆練習,才逐漸找回當年的手感和技藝。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天的努力,他終於能夠熟練掌握做包子的訣竅,並做出美味可口的包子來。
只是由於手腳不夠麻利,每天最多隻能賣出一百多個包子。一旦賣完,他便會毫不遲疑地關上店門。
畢竟對於逍遙來說,金錢早已不再是他所追求的目標,享受生活中的閒適與自在才更為重要。
就在今日,當逍遙早早地賣完所有包子後,他帶著大黑信步走到了距離包子鋪不遠的一家評書店。
這家評書店內人頭攢動,座無虛席,人們或三兩成群地聚在一起低聲交談,或全神貫注地傾聽著臺上的說書人講述精彩絕倫的故事。
只見臺上站著一名中年男子,他聲情並茂、繪聲繪色地講述著一段扣人心絃的評書,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婉轉悠揚,引得臺下聽眾們陣陣喝彩叫好之聲此起彼伏。
逍遙找了個空位坐下,靜靜地聆聽著。起初,他只是抱著消磨時光的心態而來,但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他竟也漸漸沉浸其中,聽得津津有味。
因為臺上所講述的,竟然是不知多少年前他親自撰寫的那部傳奇之作——《小李飛刀》。
一時間,逍遙整個人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拉回到了過去,深深地沉浸在了那些遙遠而又清晰的回憶之中。
就在此時,只聽得一陣嘈雜聲驟然響起,一個約莫三十歲上下的男子如疾風般衝進了評書店內。
他身形矯健,步伐敏捷,身後緊緊追趕著一名尼姑裝扮的中年美婦。
剎那間,原本安靜祥和的評書店變得混亂不堪,桌椅翻倒,書本散落一地,眾人驚慌失措,四處躲避。
逍遙微微撇了撇嘴,一臉冷漠地注視著眼前這兩個正在互相追逐的人。
沒過多久,從那尼姑口中說出的話語裡,逍遙便知曉了這名男子和尼姑的身份。
定逸師太,她是恆山派的三定之一,與定靜師太、定閒師太並稱“恆山三定”。
她是儀琳的師父,雖然脾氣暴躁,但愛護門下弟子,而且是非分明。
當她知道自己錯怪令狐沖時,便立刻斥責青城派弟子顛倒是非、冤枉好人。
她行事光明正大,不畏強權,在五嶽劍派合併一事上堅持不肯妥協,因此被左冷禪和嶽不群視為眼中釘。
男人便是大名鼎鼎的田伯光,江湖中人送外號“萬里獨行”。
這個稱號不僅是對他那超凡脫俗的輕功的高度讚美,更是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了他獨來獨往、不拘小節且不受任何約束的獨特個性。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聲名狼藉的人物,卻憑藉自身不懈的努力以及過人的天賦,漸漸地在風起雲湧的江湖之中嶄露頭角,最終成為了令無數人聞之色變的採花大盜。
每每想到此處,逍遙心中總是充滿疑惑:為何像田伯光這般作惡多端的採花賊最後竟能夠成功洗白呢?
難不成那些和尚所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當真擁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可以讓一個罪孽深重之人瞬間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好人?
且說這世間,竟有如此不公之事!有人行善積德,終其一生都在做好事,但僅僅因為犯下一樁過錯,便在剎那間淪為眾人眼中的惡人。此等評判標準,豈不讓人心寒?
此刻,逍遙滿臉鄙夷地盯著田伯光,眼神之中盡是嫌惡之色。
只見他微微抬起手來,食指輕彈,一道凌厲無比的劍氣驟然激射而出。
只聽得“噗”的一聲悶響,田伯光的一條腿上頓時多出了一個小洞,鮮血汩汩流淌而出。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在場眾人大驚失色,他們紛紛四散奔逃,或尋找地方躲藏。
然而,逍遙並未就此罷手,緊接著又是一道劍氣呼嘯而去,如閃電般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