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那絕對不是說著玩的,除了一些比較晦澀難懂的書之外,基本上她甩給柳星竹的書都是規定的五日期限。
因著有了前次的教訓,柳星竹之後每看一本書都是仔仔細細的研讀一遍,甚至有些重點的也不再在書上圈出來了,而是專門讓徐茶茶幫忙訂好了一個厚厚的小本子出來,作為專門的摘抄本,就是為了以防將來書被燒掉。
而玄真道姑見此倒是沒說什麼,不過燒書這項事業依然是秉承前奏燒的是如火如荼。
徐嬤嬤和茶茶看在眼裡疼在肝上,這可是實打實的在燒錢呢。。。。。。
到底不敢說什麼,人家願意教咱孩子,還不要束脩已經很不錯了,再說那書人家燒的可是有理有據的,她們就是想說道說道都不成。
這般的高壓政策的驅使之下,柳星竹在轉眼的幾個月之間文化知識竟然進步神速。這一點在玄真道姑拿著書一本一本的考究下來就完全可以看出來。
柳星竹覺得自己現在就是個背書狂魔,拿過一本書來就能進入背書狀態,她現在終於能夠理解古人為什麼會出現過目不忘,倒背如流的人了,就這麼瘋狂的看下去,是個人都能背上幾本書了。
不過雖說這樣的做法有些偏激,但是效果確實是明顯的,因著有時間的限制,柳星竹每拿到一本書就會抓緊時間研讀,爭取的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其讀上一遍,粗略的將重點難點圈出來,得到玄真道姑的解釋之後,再重新仔細研讀一遍,這個時候再讀書中的大體意思就一覽無餘了,等到讀到第三遍的時候基本上好多比較重要的地方已經記憶在了腦子裡。
當然大體一本書讀上三遍的時候規定的日期也就到了。
說來玄真道姑這人也算是有那麼一點通人情的,偶爾柳星竹讀上的一本書沒能徹底研讀完畢,她也會多少寬限一天的,不過僅僅一天而已,多一點都不行。
這還是徐嬤嬤拿著自家獨門手藝的點心為柳星竹換來的,按照玄真道姑的要求是死活不答應的。
柳星竹曾經和虎子腹誹過玄真道姑的這種行為,典型的就是吃人嘴短,她甚至還和虎子合計著,哪日裡若是真的沒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的話,她是不是要特意的拿出點好東西準備著敬獻給師傅,也好應上那句拿人手短,讓師父她老人家暫時再放她一馬。為此還特意囑咐了虎子但凡見到了好的物什一定要記得先緊著她些。。。
。。。。。。
。。。。。。
☆、秋收冬藏又一年冬
等到柳星竹已經完全習慣玄真道姑這種超乎尋常的授課方式的時候,農人們已經開始準備秋收冬藏了。
這一年大商朝風調雨順,是個頂頂好的年景。
相較於齊家村村民熱火朝天的收割景象,小南莊裡也是熱鬧非凡,這會兒上徐嬤嬤正指揮著茶茶和齊鳴兩口子幫忙收穫白菜。
徐嬤嬤是個能幹的,雖然最初來的那兩年,因為對農活不甚瞭解,基本上莊子裡空餘的地上都被她安排種上了各種各樣的花草,這完全是研習了之前在郎中府之時的舊習。
後來她們漸漸在這裡安定下來,看見周圍村民們家中栽種的蔬菜瓜果,到了夏季不用去鎮上買菜就能及時吃到鮮嫩的蔬菜,徐嬤嬤這才有些些傻眼,終於知道自己那些看著五顏六色的花朵是有多麼的浪費土地了。
痛定思痛之後的第二年,徐嬤嬤在齊鳴媳婦兒的幫忙指導之下,帶著茶茶外家找來的一個幫工,幾人合力幹了三天,總算是將莊子裡的空地全都中上了蔬菜。
有齊鳴兩口子這對資深的指導員在身邊,那一年徐嬤嬤的蔬菜試驗田取得了不小的收穫,樂得徐嬤嬤過後走路都是飄的。
柳星竹那時候還小,等到漸漸長大了,也會跟在徐嬤嬤的屁股後面幫忙,當然基本上都是越幫越忙的,實在是這小身子完全不能自己控制。
她們住的正房的後面就是一片平整的空地,春季的時候徐嬤嬤通常都會種一些韭菜西紅柿之類的家常菜,等到夏末秋初的時候,這些應季的蔬菜過了時候,徐嬤嬤就會將土地再次平整出來然後種上大白菜。
這是一直以來的傳統,再等到大白菜也已經開始收穫的時候,冬天也就不遠了。。。
因著今年是個好年景,不僅田裡大豐收,徐嬤嬤的白菜地也是一派喜氣洋洋的。
棵棵白菜長得又大又壯,遠遠看著就喜人。
前一天的時候齊鳴兩口子就讓虎子傳話過來說,他們家田裡的活計已經忙完了,徐嬤嬤這邊要是有什麼需要做的可以過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