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
“花鬘,你如此聰慧,當知這是你父王的計策,定不會當真。”祝融夫人輕輕撫摸著女兒的後背安慰道。
“母后,你總一味向著父王說話。三江城中,木鹿之子哈克齊看我的眼神也不對,若不是被火球燒死,女兒說不定也會成為他的妾室。”花鬘哭得梨花帶雨,絮絮叨叨個不停:“你只怪關索有妻,這些心術不正之人哪個又沒有,卻原來在父母心目當中,女兒一生的幸福並不重要!”
“好女兒,有母后在,定不會讓你受半點委屈。”
在祝融夫人的一通勸說下,花鬘總算是不哭了,心裡的擔憂並沒有除去,如果這次真能戰敗蜀軍,自己豈不是真要嫁給婁易?半老頭子,沒幾天活頭,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
諸葛亮率領四十萬大軍,一路直奔烏戈國而來,呂凱介紹了烏戈國的情況,其國人集中居住於土盤山,沒有房舍洞府,所有族人都居住在地穴之中。
土盤山的前方,有一條河名叫桃花河,烏戈族人自由通婚,每逢春季,適齡男女都到河水中混浴,彼此動情,便開闢新的地穴,結為夫婦,除了烏戈王之外,皆為一夫一妻的制度。
呂凱還介紹了關於烏戈**隊的情況,三萬藤甲軍,據稱是刀槍不入,勇猛無敵,周邊蠻夷無不拱服。
1434 敗陣桃水
刀槍不入只是神話,諸葛亮和王寶玉都不相信,在這冷兵器時代,擁有軍隊的數量,往往才是取勝的最關鍵因素。
大軍翻山越嶺,長驅直入,這天上午,終於來到了距離桃花河十里的烏戈邊界,紮下營寨。
諸葛亮命魏延率領一萬人馬前去河岸探查軍情,然而就在一個時辰後,魏延帶領隊伍丟盔卸甲的退了回來,兵力折損了有三分之一。魏延本人身上也有多處輕傷,十分狼狽。
諸葛亮大感驚訝,連忙詢問發生了何事,魏延帶著極大的不甘,拱手低頭道:“丞相,烏戈軍太過強悍,勇猛無敵,唯有敗退,末將無能,甘願受罰。”
“可是對方兵力甚多?”諸葛亮問道。
“約有五千。”魏延汗顏道:“正如傳聞,其刀槍不入,末將拼死一戰,猶不能勝。”
魏延身為大將,又帶著一萬精壯蜀軍,居然不敵對方五千人馬,這讓諸葛亮不禁皺起了眉頭,立刻招呼王寶玉一道,帶領五萬精兵,親自前去探查。
桃花河是一處風景優美之地,蜿蜒曲折,宛如一條玉帶,河水清澈見底,兩岸密佈著桃林,河畔草青,鳥語花香。
王寶玉從望遠鏡裡看到,就在河邊上,一隊約有五千人的烏戈兵,正在點起火堆烤馬肉吃,這些人個子不高,面板黝黑,大腦門,小眼睛、高顴骨,寬鼻子,大嘴巴,長相實在不敢恭維。
尤為特殊的是烏戈軍的穿著,光著腳,一件黑漆漆竹片串起來的衣服套在身上,同材質頭盔盾牌,顯得異常堅固,在陽光下閃著亮光,短刀和弓箭就放在一邊,上面的血跡還在。
馬肉尚未曾烤熟,還帶著血絲,就被他們塞進了嘴裡,大塊朵頤,吃得很香。
王寶玉將望遠鏡遞給了諸葛亮,說道:“先生,這些人也沒有三頭六臂,不過他們這件衣服有些古怪。”
諸葛亮仔細看了看,點頭道:“這應該就是所謂的藤甲,看來我們倒是小視了此物的防禦力。”
藤甲想必大家都瞭解,材質並不是多昂貴,採用多年生老藤,這在南方隨處可見。但藤甲製作程式有些繁瑣,採來藤用水泡晾乾後再用油浸泡,再晾乾再浸泡,反覆好幾次,越到後期,藤子幾個月才能晾透,最後編製成藤甲,製作全套鎧甲,得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
這種藤甲在酷熱潮溼的南方不會腐壞,而且重量較輕卻堅硬無比,對戰時刀槍不入,逃走時還可以成為水上漂浮的救生裝置,可謂是一甲多用。
大軍行進的聲音,還是很快就驚動了河畔的烏戈軍,他們的反應極其靈敏,立刻操起武器弓箭朝這邊衝了過來,除了一名領頭的騎著馬,其餘人都是步行,但奔走的速度並不比戰馬慢多少。
諸葛亮一揮羽扇,大軍立刻列開了隊形,弓箭手拉滿了弓弦,這名領頭的大將來到跟前,高大壯碩,結實的胳膊趕正常人的大腿粗細。這人也是身穿藤甲,但藤甲顏色和眾人有所區分,士兵大都是青黑色,而他的是古銅色,日頭之下還閃爍著類似金子般的光芒,堅硬程度可見一斑。
這位領頭大將斜著眼看著五萬大軍,絲毫沒有畏懼之感,反而呲著白牙不屑的笑了起來。
“此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