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逯票U稀4泳�醚У慕嵌瓤矗��視牘�接繞涫切�時�30年前大大提高了。從法學角度看,法治在逐漸替代人治,秩序和公正正在建立;從政治學角度看,國民的公民權利比30年前大為增加了等等。正如茅於軾先生所概括的,30年最成功的是財富的增加,人們的自由度和對外開放的擴大。不論如何評價,幾乎人人都不會否認相比30年前,社會的物質財富更為豐富了,人們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大大改善了。
1、 把古老的中國帶進了現代化發展的快車道
我國的現代化發端於160年前的西方入侵,侵略者帶來了近現代工業文明,但救亡壓倒一切,革命、戰爭不斷,現代化夭折。1949年建國後本可以認認真真地搞現代化,但“革命”(階級鬥爭)又壓倒了生產。現代化的努力幾經曲折,是1978年的改革開放把中國帶進了現代化的快車道。1978年GDP總量僅3624億元,2007年已達到246619億元,年均增長,增長速度極為罕見,中國經濟從一度瀕臨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總量躍居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多萬減少到兩千多萬,人均GDP過2000美元,進入中等收入國家之列和工業化中期階段。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快跑者,如果沒有意外,中國還將有長達20年的高速增長。
2、 把封閉和半封閉的中國融入世界經濟和世界文明
由於極左思潮的影響,30年前的我們關起門來搞“社會主義建設”,沉浸在“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的封閉經濟之中。改革開放開啟國門,趕上了產業大轉移、資本大流動的全球化的浪潮,中國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真精彩,真有“洞中才數日,世上已千年”之感。正是得益於全球化,中國經濟才能夠超速發展和跨越式進步,中國人民開始享受到現代化的成果。 同時,正是30年前的改革開放,結束了閉關鎖國的半封閉狀態而走向現代文明,正如一度向北的九曲黃河,最終還是向東流入大海,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重新逐步融入世界文明,人權、法治、公平、正義、自由、平等、博愛等普世價值日漸成為我們文明中的核心價值。
3、 為中國重新崛起提供動力機制和體制保障
改革開放本質上是改制度,改規則,立新規,迴歸常識,迴歸人性,迴歸主流。正是由於改革的市場化取向,重新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我國經濟才得以重新崛起,奮起直追,從佔世界經濟總量的3%增長到佔7%以上,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日益加大,據統計,從2005年起,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佔14%以上,並逐年提高,僅次於美國而排世界第二位。如果不出意外,我國GDP總量可望在30年後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
30年的春夏秋,10年的大寒冬?(2)
更重要的是,30年的改革開,實現了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春夏秋,一是從指令性經濟轉向市場經濟;二是從無所不包的、家長式的全能政府轉向公共服務型的有限政府;三是從人治轉向法治。這三個層面的轉型有快有慢,但其程序遠沒有結束。在轉型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冬天悄然已至。
10年寒冬來了?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讓國內的企業也感到了陣陣寒意。於是人們發出感嘆:一個嚴酷的冬天突然降臨了!此時此刻,敏感的管理者已經開始著手尋找過冬的方法和必要的過冬裝備。但對於大多數企業家來說,首先還要“觀天象”,他們在這“換季”的時刻,更想知道中國企業的外部生態環境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這個冬天的寒冷程度到底如何!在這個冬天裡,誰會最先被凍死,又是誰將頑強地挺過嚴冬,迎來新的春天?
2008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巧合。正值華爾街愁雲慘淡,“一個時代的終結”的論斷此起彼伏的時候,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三十年,迎來了十七屆三中全會,啟動了又一個改革起點。但恰恰又是在這個時候,源自美國華爾街的金融風暴,也讓國內的企業,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的外向型企業感到了陣陣寒意,而且這股寒流正在蔓延,我們已經聽到了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發出感嘆:一個嚴酷的冬天突然降臨了!這個冬天會會是個什麼樣子的呢?這個冬天的特徵和以往的冬天相比又有什麼不同?
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冬天的來臨已經成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個冬天也許不是最冷的,但一定是最長的一個冬天。從多個角度分析,這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