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0部分

,張昭、顧雍兩人聽得臉色連喜,彷彿趙諮之言,正是直中要害。孫權碧目剎地連起精光,面色連變。丁奉見狀,心頭一急,跪伏在地,連忙勸道。

“王上三思!!此下右將軍陸伯言正率兵馬前來救援,我東吳一眾將士,為抵禦魏寇,破頭顱灑熱血,死傷不計其數。各郡百姓,將其丈夫、父兄、孩兒送於戰場,只為保家衛國。若是王上投於大魏,那些戰死的將士、壯勇豈不皆枉死耶,實在教人心寒吶!!?”

丁奉此言一落,一眾將士紛紛效仿跪地,齊聲相求。孫權面色剎地一變,忿然而起,猛拍奏案,怒聲喝道。

“你等以唇舌針鋒相對,卻不如曹操大軍將至吳縣,不思退敵之策,乃徒鬥口耶!?”

孫權喝聲一起,一眾文武皆露愧色,紛紛告罪。孫權面色一凝,碧目凌冽,環視一眾官吏,然後沉聲說道。

“依孤之見,趙諮所言甚善,大可一試!”

孫權話音一落,丁奉面容一揪,就欲張口。孫權卻爭先厲聲喝道。

“孤此舉,實乃為大局著想!!老賊急欲取西川之地,必然不欲與我軍硬抗,損耗兵力,大多必會應諾。孤則先屯兵於吳郡,作勢待發。時機一到,孤便率東吳兒郎,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復奪失地,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穩定江東局勢。待那時,老賊已與西唐開戰,難以回援。孤便於江東坐等漁人之利,如此不是甚好耶!?”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孫仲謀的心思

孫權碧目生威,丁奉聽之,心頭一揪,方才醒悟,跪伏拜道。

“末將不識深淺,若有誤犯尊威,還望王上恕罪!!”

孫權擺了擺手,並無記心,凝聲而道。

“東吳乃孤之父兄還有一眾老臣,終其一生,所創基業。孤豈會坐以待斃,眼睜睜看著被老賊所取!!遲早一日,孤定將率諸位再戰中原,克成帝業,以祭奠那些為東吳捨生忘死,壯烈犧牲的勇士!!”

丁奉等將聞言,無不虎目流淚,跪伏叩首,紛紛明志,願效死力,死而後己!張昭、顧雍、趙諮等文官,亦接連跪下,以告其心。孫權默默瞰視,長嘆一聲後,向趙諮謂道。

“你可速往去見魏帝曹操,陳說利害,但卿此去,不過因勢弱而有失氣節,失了東吳氣象。”

趙諮聞言,拱手作揖,重重一拜,言道。

“王上勿慮。若有些小差失,臣即投江而死,安有面目見東吳人物乎!”

孫權心中一定,遂教張昭寫書,立表稱臣,令趙諮為使,前往平阿去見曹操。趙諮領命,當夜收拾行裝,星夜到了平阿,被正於平阿城外巡邏的司馬師的攔截。趙諮立馬告明身份,表示欲見魏帝曹操,有重要之事商量。司馬師聽了,醜陋的面貌一沉,心想茲事體大,不敢擅做主意,遂教趙諮在城外等候,自先去稟報其父司馬懿。

司馬懿何等智慧,當下聽其子一說,便知趙諮此番來見,定是欲降於大魏。司馬懿腦念電轉,沉思一陣後,眼中剎地射出兩道精光,便與司馬師吩咐道。

“你速速回去,好禮相待,莫要怠慢。為父這就去稟告陛下。你但聽領旨,立刻便引那趙諮入見!!”

司馬師聞言,畢恭畢敬地拱手一拜,應諾一聲,轉身便出。司馬懿望著司馬師離去的背影,眼中露出幾分欣慰之色,然後好似又想到某人,喃喃而道。

“子元素來孝義,才思敏捷,不過卻失了幾分沉穩,日後最多可為將者之首,於馬上定乾坤平亂世,卻難成治國之雄主。可惜子上尚幼,又因先前那老賤人絕食之事,生了怨氣,不肯隨我來東吳,否則此下子上在此,我也可以與他好生商議一番!!”

原來,司馬懿膝下還有一子,名叫司馬昭,自小才高八斗,時今十七歲,已是學富五車,無論是兵法韜略還是治國安天下之法,皆學有所成,其才華之高,就連司馬懿也自嘆不如。而司馬師,司馬昭皆乃司馬懿之髮妻張春華所生。說起這張春華也是一奇女子,智識過人,博覽群書,雖是女流之輩,但其學識之高,就連司馬懿也極為敬重。

且說當初拒司馬懿,為躲避風頭,以風痺推辭養病在家。一天忽下起暴雨,司馬懿想起外面曬了書,素來視書如命的司馬懿,便慌慌忙忙地前去收書。但被一個婢子看見了,張春華正好發覺,恐洩密便親自殺人滅口。事後司馬懿得知,不但並無怪責,反而敬重她心思敏捷,手段果斷。後來不久柏夫人得寵,張春華便很少有機會見道司馬懿,便把心思都放在兩個孩子身上。不久,司馬懿染了風寒,張春華前往探病,但司馬懿卻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