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支!
百支!
。。。。
可以想象,千萬支箭從高空中拋射,形成密集的箭雨。
尖銳好似稜形的箭頭,輕易的射穿兵士身上的鎧甲,馬匹厚厚的皮毛,迸射出一朵朵鮮豔的火花。
一具具屍體倒伏,一個個生命枯萎。
“有了這些控弦之士,就算敵人攻入甕城,本官也有信心禦敵於城牆之外,保證知北縣不失!”
想到那好似末日一般的景象,司徒刑的眼睛中不由的流露出一絲興奮。
說實話,這種情況是他刻意引導造成的。
當時的案子,其實還有別的方法進行判決,還有一種最簡單,也最常用的辦法,那就是交給命運。
抽籤決定勝負!
但為什麼要以射箭決定勝負呢?
這裡面蘊含了司徒刑的心思。
那就是為了掀起全民射箭的風潮。
這也是法家和儒家很大的不同。
先秦法家和後世的思想區別非常的大。
先秦法家鼓勵百姓耕和戰,耕來立命,戰來立功。
法家的核心就是耕和戰!
後世則不然。
後世的帝王擔心百姓造反,提出“俠以武亂禁,儒以文犯法”的思想。
特別是到了滿清,這種思想更是被推向了極致。
文字獄!
禁武令!
不知坑害了多少文人,連累多少無辜。
最主要的是,他將百姓骨子的血性,都抹殺掉了。剩下的都是奴性。也正是這個原因,滿清之後,國家都是多災多難。
司徒刑是法家,並且繼承了先秦的衣缽。
並且有後世的眼界,自然不想要步入滿清的後塵。
赴任之後,每日琢磨。
因為知北縣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特殊了。
位於大乾,蠻荒和外域的交界處,毫不客氣的說,就是一塊百戰之地。
不實行耕戰之法,是沒有辦法生存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司徒刑不僅將《商君書》中的耕戰之法如數參悟,更結合實際情況,想了數種可能。
藏兵於民,入則為農,出則為兵。
和後世太祖的“人民戰爭海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但饒是他有著後世的眼界和經歷,更有著六次雷劫念頭這樣的作弊武器,一時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十萬青年十萬兵。
說起來簡單!
但是如何將這十萬青年轉變為十萬兵呢?
強制?
兵役制?
但是知北縣人口本來就是不多,如果百姓都入了軍營,那麼誰去耕種?誰去勞作?
昨日的訴訟,讓他不由的眼前一亮。數日的困擾頓時有撥雲見日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