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劉協,“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結果老董的倒行逆施便引起了天下士人的怨恨。曹操首倡討董義旗,次年正月,關東各州郡便組成了以袁紹為盟主的討董軍閥聯盟,曹操此時的身份是奮武將軍,《三國演義》中對於這段歷史講得還算比較清楚(不過還是讀正史要緊)。也就是從這年起,曹丕便跟著他的父親轉戰南北,開始了漫長而艱辛、險象環生的戎旅生活。

因為曹操本人是個文學愛好者,,他又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他的兒子們自然也多被灌輸了這種愛好,所以曹丕後來能夠成為赫赫有名的文學大家也就不奇怪了。當三十而立、已經是王太子身份的曹丕,坐在鄴城(在今河北)魏王宮西園東閣講堂內饒有興致地撰寫自己的文學批評專著《典論》時,就曾自敘自己的生平經歷,並深情地回憶起了自己不平凡的童年和少年時代。而這篇文章也就是《典論•自序》。

在《自序》中,曹丕就說道:還在他五歲的時候,他的老爹曹操見於“四方擾亂”,時世動盪,就開始教他學習射箭,一年之後聰明的曹丕“而知射”;後來曹操又教他騎馬,曹丕乃“八歲而知騎射矣”,才八歲的孩子就掌握了騎馬、射箭的全套技藝。那時到處都不太平,後方也是危機四伏,所以年幼的曹丕也須常常隨軍出爭,而就是在他十歲的時候,他才仗著自己出眾的身手逃過了張繡的毒手。對此,曹丕回憶起來是非常自豪的:“夫文武之道,各隨時而用”,自己如此僥倖自然就得益於文武雙全。

曹丕長大以後更是功夫不凡,他自謂“生於中平之季,長於戎旅之間”,所以從小就愛好弓馬,一直都是興趣不減,“逐禽輒十里,馳射常百步”,以後隨著自己日漸步入壯年,更是對此樂此不疲。建安十年(205)的時候,剛剛平定了冀州,暮春的一天曹丕騎著一匹偶然得到的名馬和自己的族兄曹真(字子丹),“獵於鄴西終日,手獲獐鹿九,雉兔三十”,看來是收穫不小,不然也不值得如此炫耀。

另有一次,大軍在南征孫權之際,當時的尚書令荀彧奉皇帝之命到軍營來犒勞,他見到了曹丕,閒談之餘,荀彧就不禁說道:“聽說二公子擅長左右開弓,這恐怕是很難做到的吧?”曹丕一下子就聽出了這荀彧是個外行,於是就給荀彧上課道:“您還沒有見過從頸項或口邊射箭,俯首中馬蹄、仰首中月支①的吧?”荀彧笑著說:“是的”,看來他真是個單純的書生。曹丕來了興致,便繼續給老荀上課道:“靶場有一定的範圍,靶子有一定的位置。雖然每發必中,但也算不上是最好的……要賓士在平原茂盛的草場上,攔截走獸飛禽,使弓不空彎、被射倒的獵物皆洞穿要害,這才是真正最出色的啊!”這一回老荀可是大長見識,當時在旁的一位隨軍祭酒張京也一邊看著荀彧一邊興奮地拍著手說:“好,好啊!”

這番對話其實也顯示出了曹丕的大家風範和絃外之音,他並不著急讓荀彧簡單知道自己是個騎射高手,而是旁敲側擊、以相當委婉的方式暗示了一下對方,如此高明的寓意自在不言之中。

① 馬蹄、月支都是古代練習射擊的靶帖。

2、當仁不讓的劍術行家

2、當仁不讓的劍術行家

還不僅如此,曹丕的劍術也非常高明,不過有一回他的表現就有些顯得爭強好勝了。這倒也是年輕人的本色,曹丕其實一向是很善於作秀的,但總有例外的時候吧。

“予又學擊劍,閱師多矣”,他從小就學習擊劍,請教過不少的名師。透過長期的學習,他還總結出各地的劍術都有所不同,而以京城洛陽的最優。他說,在漢桓帝與漢靈帝年間,有一位名叫王越的虎賁將軍擅長擊劍,一時名滿京城;河南又有一位名叫史阿的人說自己過去曾隨王越遊學,並且還把王越的劍法都掌握了;於是曹丕便慕名跟隨著史阿學習,並達到了“精熟”的地步。因此就有那麼一次,曹丕和平虜將軍劉勳、奮威將軍鄧展等人在一塊喝酒,他早就聽聞鄧展手臂靈活有力,善於擊劍並且通曉五種兵器的使用,還聽說他能“空手入白刃”(指古代武藝中徒手對付兵刃的特殊、高難技藝)。真是棋逢對手、難得遇上行家,曹丕於是興致勃勃地就和鄧展討論了很長時間的劍術問題,這時候的曹丕也是有些喝高了,最後他居然直言不慚道:“鄧將軍哪,你的劍法可是很有問題啊!”

聽到這樣的話,鄧展心裡自然很不服氣,這時候他也喝高了,於是堅決要求要同曹二公子比劍。比就比,正是彼此“酒酣耳熱”,兩個人乾脆就拿著用來解渴的甘蔗離席比劃起來。結果幾個回合下來,技高一籌的曹丕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