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要回去”(1)
1944年7月25日,一架C-54型運輸機從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機場出發,穿過厚厚的雲層,飛向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檀香山。
飛機上乘坐的是西南太平洋盟軍司令麥克阿瑟。令人奇怪的是,這位不久前指揮美軍橫掃新幾內亞的美國陸軍上將,並不像往常出行那樣,帶著作戰計劃和大批地圖,身旁有將校級軍官前呼後擁。這一次,他只帶了三名隨員,便悄然踏上了長達幾十個小時的單調、乏味的旅途。在飛機上,為了度過無聊的時間,他閉上了雙眼,讓自己在回憶往事的太空中遨遊。
一個多月以前,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給他打電話,要求他到珍珠港參加一個重要會議。在此之前,傲氣十足的麥克阿瑟曾多次婉言謝絕了到尼米茲的總部檀香山參加會議或做客的邀請。但這次不同,這次是他主動地、嚴格地按照馬歇爾的要求到檀香山來的。馬歇爾在電報中通知他“7月26日到檀香山”,在那裡“可以見到萊希等人”,並要求他“儘量縮小知情者範圍”。麥克阿瑟心裡很清楚:此去珍珠港將見到的人只能是羅斯福總統,會議討論的問題必將與他麥克阿瑟密切相關。而在這個時候,擺在太平洋美軍面前的迫切問題只有一個:確定太平洋戰場的下一個戰略打擊目標。
當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到了1944年的6~7月時,艱難爬上諾曼底海灘的100餘萬盟軍已在歐洲大陸上牢牢站住了腳,太平洋戰場的盟軍也開始向日軍發起全面反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盟軍已經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可以大大加速太平洋戰爭的程序了。
但是,在麥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戰區部隊完全控制了新幾內亞,尼米茲的太平洋戰區部隊控制了馬里亞納群島之後,下一個進攻目標指向哪裡?恰恰在這個問題上,美軍內部存在著嚴重分歧。
眾所周知,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唱主角的是太平洋艦隊兼太平洋戰區總司令、海軍上將尼米茲和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陸軍上將麥克阿瑟。
早在1943年初,麥克阿瑟就將自己考慮的一個相當完整的打敗日本的戰略設想,寫成書面報告,呈送參謀長聯席會議。他主張沿新幾內亞-菲律賓、棉蘭老軸線進軍。
海軍則提出了以中太平洋馬里亞納為主要進兵路線的主張。他們認為,從中太平洋進兵,既可切斷日本與東南亞各國的海上交通線,又可縮短美國本土通往南太平洋的海上交通線,還能把戰線迅速推進到日本近海,迫使日本艦隊進行決戰。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對各方面意見進行慎重研究後,提出一個有利於海軍的妥協方案。參謀長聯席會議決定開闢中太平洋進攻軸線,並以此作為向日本進兵的主要戰略方向。考慮到西南太平洋的部隊已在追擊退卻之敵,參謀長聯席會議確定,為了配合中太平洋的進攻,盟軍應沿新幾內亞——棉蘭老軸線繼續向前推進。
至1943年底,盟軍這一“兩路進兵”的方針基本確定下來,並得到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和羅斯福總統、丘吉爾首相的認可。
可是,1944年1月27~28日,太平洋戰區代表團和西南太平洋戰區代表團在珍珠港商討作戰問題時,麥克阿瑟的代表團又提出了經新幾內亞和菲律賓的“一路進兵”方案並得到了太平洋戰區代表團的認可。
這一方案立即遭到美軍海軍總司令兼作戰部長歐內斯特·金海軍上將的激烈反對。
3月11日,參謀長聯席會議最終確定的戰略計劃,再次肯定了從太平洋兩個方向對日本發動鉗形攻勢的戰略設想,並明確規定了各路部隊的進攻目標和時間表。對於是進攻呂宋還是進攻臺灣的問題,留待以後再定。把“再定”的時間期限劃在1945年2月15日以前。
在進攻呂宋還是臺灣的問題上,也有兩種意見。一方以麥克阿瑟為首,主張奪取呂宋島,另一方以海軍上將金為首,主張奪取臺灣島。金上將一直堅決主張“迂迴菲律賓而攻佔臺灣”。他建議繞過麥克阿瑟堅持的主攻目標——菲律賓,而由尼米茲指揮部隊進攻臺灣,並要麥克阿瑟將主力部隊移交給尼米茲。
“我還要回去”(2)
到了1944年6月,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其他兩位成員馬歇爾和阿諾德上將都同意了海軍上將金直接進攻臺灣的計劃。麥克阿瑟對此當然憤憤不平。由於臺灣位於中太平洋戰區,接下來在太平洋戰爭中唱主角的只能是尼米茲,而不是他麥克阿瑟。更重要的是,當年他在日軍的強大攻勢下幾乎是隻身逃出菲律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