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首的塞外聯軍,少帥有何應付之法?〃
寇仲心中苦笑,暗忖一天你老人家坐在唐主的寶座上,少帥和唐軍絕無衷誠合作的可能,皆因互相顧忌,唯一的辦法是李淵換上李世民,兩方聯手,交由自己全權指揮,此仗始有把握。
這想法當然不能宣諸於口,通:〃這方面要看閥主的意思,最理想莫如你我組成聯軍,若頡利真如所料長驅直進,深入我境來犯長安,我們可以大河天險,借水師艦隊的優勢,硬阻他於黃河之北。〃
李淵沉聲道:〃此事仍須從長計議。若我們結成聯盟,我在沒有他顧之憂下,說不定頡利會知難而退。〃
寇仲心中暗歎,李淵在魔門和建成、元吉影響下,始終對他顧忌極深,沒法在應付外敵上作出最有效的部署。這亦是為何必須把李世民扶上帝座的原因。
因道:〃這當然最理想,不過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為應付頡利大舉來犯,我會於梁都集結大軍,只須關主點頭,可以關主同意的方式馬上來攘,閥主勿要因我方兵員調動致生出誤會。〃
李淵籲出一口氣道:〃少帥是怎樣的一個人,李淵清楚明白。便讓我們先御外侮,然後再解決你我問的問題。〃
寇仲知目的已達,至少令李淵暫緩殺他之心,壓低聲音道:〃不瞞閥主,我在子陵影響下,對戰事深感厭倦,更不願因一己之私,令中土和平統一無望。唯一的問題是如何應付我未來岳丈對我的期望?不過此非無法克服的死結,一切可以商量。〃
李淵動容道:〃少帥這番話可是當真的?〃
寇仲道:〃若有一字虛言,教我天誅地滅。〃
第七章 優勢盡失
在掖庭宮南園的石亭內,徐子陵和跋鋒寒立在一道小橋上,倚欄默觀在橋底穿流的人工溪水,靜待赴晚宴的時刻。
跋鋒寒瞧徐子陵兩眼後,奇道:〃子陵為何心事重重的樣子?是否因師妃暄的離開?〃
徐子陵嘆一口氣道:〃知道妃暄返回靜齋,又見過青璇,於返回興慶宮途上,我的腦筋似忽然回覆清明,想到以前很多沒有想過或沒作過深思的事,心中很不舒服。〃
跋鋒寒苦笑道:〃給你說得我心寒起來,說清楚些吧!〃
徐子陵道:〃上趟我們到長安來,我因追蹤安隆碰上石之軒,他誤以為我們的來意是要刺殺李世民,還提出要我們助他對付趙德言,當時我的直覺清楚掌握到他確有此誤會。可是當我們與他鬧翻後,他在下手欲殺我前,卻有另一番說話,表示早看破我們的圖謀,以亂我心神,其時我並不在意,現在回想起來,確感大不妥當。〃
跋鋒寒不解道:〃你因何忽然想起此事?〃
徐子陵道:〃全因妃暄能安然離開,照道理——天魔大法已成,沒任何理由肯錯過挫敗妃暄的機會,她們不用分出生死,分出勝敗——已可達到目標。〃
跋鋒寒色變道:〃此點確很有問題。〃
徐子陵道:〃——瞞著我們暗訪石之軒,更令我心中生疑。石之軒出言戳破我們上趟到長安來的目的,不是猜出來的,而是——告訴他的,石之軒只是事後扮作聰明而已!〃
跋鋒寒聽得眉頭大皺,瞭解到事態的嚴重。
徐子陵道:〃我還記起一事,——得聞祝後辭世,曾到我的房間內哭哭啼啼,牽動我對她的憐意後,玩手段令我助成她的天魔大法,此事在我腦海中記憶猶新。〃
跋鋒寒劇震道:〃子陵是指她對你們現在的示好,只是一種手段,其實是不懷好意,那怎辦好?她清楚曉得我們所有秘密,包括楊公寶庫在內。〃
徐子陵頹然道:〃我和寇仲都有一個毛病,是想法天真,很容易相信別人的好說話。〃
跋鋒寒搖頭道:〃你們不是想法天真,而是常以已度人,這可以說是優點,也可以是缺點,要看對方的人品和動機。〃
徐子陵道:〃我剛才俯視橋下流水,想到物有物性,人的性格亦如是——從少受祝玉妍薰陶,魔門的使命是無以上之的神聖任務,怎會忽然改變過來。祝玉妍便曾詐作與我們合作,事實她卻是想我們陪她一起與石之軒同歸於盡。〃
跋鋒寒道:〃若子陵所料不差,那比李淵要在今晚殺我們更今人頭痛。而我們唯一的憑藉,再不復存。〃
徐子陵道:〃希望我是過慮,不過——口口聲聲說另有光大魔門的計劃,使我疑惑叢生。不論她那一套計劃是什麼,只要我和寇仲一天健在,絕不會坐視她破壞天下的和平統一,她亦心知如此。〃
跋鋒寒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