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充分的發揮,他似乎沒有找到自己準確的安身立命的切入點,表現的行為舉止缺乏震撼人心的深度。看已是少年老成的袁承志,竭力在模仿前輩高人的瀟灑風範,他甚至學起大師兄黃真的滑稽行止來,表面化地想揮灑自如,一手舉酒杯,一手拿筷子夾雞腿,模樣實在有些不倫不類,怪模怪樣。從內在的氣質上看,他實在與金蛇郎君或是黃真有本質的差別,他不能像郭靖那樣樸素。

袁承志雖然拜穆人清為師,師出名門正派,但他武功中正派的一路卻遠不如從金蛇郎君那裡偷學的邪派的一路好看、實用和有效。

袁承志和歸辛樹夫婦的較量,用師門的武功往往捉襟見肘,實在看不出華山派的名門正派武功的風光之處。而袁承志一旦用起金蛇郎君奇妙詭異的武功來,情況就立即能夠改觀,將劣勢變為優勢。如此看來,金蛇郎君確實是一個讓人歎服不已的絕異天才。金大俠暗地裡對金蛇郎君的推崇實在是青眼有加。

袁承志和溫青青,按照金蛇郎君留下的藏寶秘圖找到了寶藏,由此引出一段群盜攔路截寶的鬧劇。袁承志與群盜鬥智鬥勇,意氣風發,風光十足,其實並沒有襯托出袁承志的真本事來,因為袁承志與群盜力量的對比實在是太懸殊了,甚至可以說是勝之不武,不足為奇。

袁承志的造反,以及與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的聯盟,其最內在的基礎,更多的在於家恨,而不是在於國仇。這就決定了袁承志在政治上缺乏遠大志向,對政治問題不夠敏感。

袁承志是個英雄,但更多的是個個人主義的英雄,在那個風雲聚會的大變遷大###的時代,他的作為不可能太大,他的侷限性非常明顯。

袁承志被眾人推舉為盟主,是被動的,這一點上他更像《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沒有野心,不是一個政治人物,他身不由己地被歷史的潮流挾裹著向前隨波逐流,他建功立業,沒有明確的目標,只是即興的,時事造就的。與《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相比,袁承志缺乏更為深入的道德和正義的力量。

在這一點上,袁承志也有自知之明,他感嘆自己是除了武功之處,什麼都不如自己的父親。袁承志缺乏的實際上也就是他父親那種文化底蘊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袁承志和張無忌一樣,雖然被推舉為群豪的領袖,但他們的才情和見識,並不足以在複雜的江湖關係和權力鬥爭中左右逢源。但好人有好報,好人有好的運氣,種種機緣湊巧,使袁承志並沒有費太大的力氣,就輕易地接二連三地收服了人心,他的局面也越來越大。

僅僅是仗著自己的武功高明,出手化解了鐵羅漢和聖手神偷胡桂南兩人的拼鬥,袁承志便得到了有神奇藥效的“朱睛冰蟾”,而且正是有此“朱睛冰蟾”,後面袁承志又進一步有機會大作好人,救死扶傷。

袁承志的身世決定了他的情感取向,決定了在亂世危邦中,他與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站到了同一陣線上。明朝崇禎皇帝這一方,是與袁承志有殺父之恨,而滿清皇太極那一方,則是袁承志之父袁崇煥的死敵。而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揭竿而起,一方面要推翻昏庸腐朽的明朝,另一方面又要抗虎視中原的滿州韃虜,袁承志很自然地要成為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的同道,很自然地對其抱以極高的期望值。

此書最後,袁承志打敗武功高強的玉真子,為木桑道長的鐵劍門清理門戶,雖然勝利並不容易,但也沒有多少值得誇耀和讓人興奮的,江湖中善惡難明,正邪難辨,看得只是讓人灰心喪氣,就算是穆人清所主持的名門正派的華山派,也良莠不齊,不明道理,不分輕重緩急,不識大局。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憑袁承志一己之獨善,也難有作為。

傷心之地,難以久留,袁承志最後帶著溫青青及門下眾人離開大陸,到海外去做化外之民,尋找自己理想的樂園。“萬里霜煙回綠鬢,十年兵甲誤蒼生”,一個誤字,為全書的主題劃出了一個休止音。

十大英雄上榜人物中,袁承志排名第九。

張無忌:仁慈寬恕和隨波逐流(1)

張無忌:優柔寡斷導致到處留情(新浪讀書 配圖)

排名第八

容貌:★ ★ ★ ★

武功:★ ★ ★ ★ ★

智商:★ ★ ★ ★ ★

情商:★ ★ ★

攻擊力:★ ★ ★ ★ ★

《倚天屠龍記》第一主角張無忌牞是個與郭靖、楊過完全不同的人物。

張無忌和其父張翠山一樣,缺少一種大俠的氣概與大英雄力挽狂瀾的風度,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