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原理概要》、《儒家與社會》、《哲學原理要義》、《宗教學簡述》、《算學新編要義》、《幾何原理要義》……
書名不是要義就是簡述,其實也說明每本書都不會長,甘奇也知道自己懂而不精。
甘奇要寫這些東西,就是要換一個治學的方法,給整個時代換一個治學的思路,聖人之言,對於普通人而言太過高高在上,甚至對於讀書人而言也不友好。學問是否能更好的傳播與傳承,就看這門學問能不能接地氣,能不能換一種方法來讓人更加容易理解。
中國上下幾千年,有的是故事例子,管理學要義,加上歷史故事的證明,來解釋各種管理上遇見的問題,以及該考慮的各個方面,還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思路。
經濟學,在這個時代而言是前衛的,但是貼合實際來說,甚至貼合甘奇自己做的貿易戰來講,原理就不難了。
寰宇地理,就是為了開闊這個時代人的眼界,甘奇倒也不至於非要灌輸地球是圓的這種概念,他就說,北邊有多大地方,大概有哪些人,東邊出海是哪裡,有哪些地方哪些人。西邊還有哪裡,大概是什麼風土人情,哪裡是地中海,哪裡是君士坦丁堡,哪裡是麥加,哪裡是羅馬,哪裡是希臘,哪裡是埃及,古巴比倫是什麼,金字塔是什麼奇觀,突厥人如今大概是什麼境況……
歷史階段與社會階段,是一種顛覆這個時代歷史研究方式的新方法,什麼是奴隸制社會,什麼是封建社會,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區別闡述,中國歷史每一個階段的鉅變,以及鉅變的內在外在原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歷程,社會生產力的意義所在,人口與時代,文明的侷限與未來……
儒家與社會,這就是如今社會的深入剖析,從儒家的開始,到儒家的如今,聖人在說什麼,以前的人們如何理解聖人,現在的人如何理解聖人,甚至也說一說儒家的皇權。大宋朝,不以言獲罪,這件事情挺好,甘奇如今的身份地位,也讓他難以因為言論而獲罪,就會讓他在寫這些問題的時候,更加大膽。
哲學原理,很簡單,以前研究聖人在哲學層面言論的方式方法效率太低,傳播的門檻太高。用後世的辦法研究聖人哲學,就可以深入淺出許多。
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是哲學的三大基本問題。
儒家是怎麼回答這三個問題的?孔子言論中是怎麼解釋的?孟子的言論中又是怎麼解釋的?一路之下,各位大儒又是怎麼解釋的?包括胡瑗又有哪些言論解釋這個問題?
人是什麼?人因為什麼立與天地之間,要達到什麼目的?人與萬事萬物的關係,人對一切事物的態度?
道家是怎麼解釋的,佛家又是怎麼解釋的?
當然,哲學只是儒家的一個方面,儒家也不僅僅是哲學。
甘奇這麼來說儒家,也只是分析儒家在哲學方向的思想理論。還是淺談,但是甘奇提供了一個思路,提供了一個治學之人如何真正認識自身理論的新思路。讓這些治學之人,能把這些東西接地氣的來解釋,更加有利於傳播與傳承。
甘奇在拋磚引玉。
但是甘奇在顛覆一個時代,不論什麼學說,都是有利有弊的,棄其糟粕,揚其精髓,他要讓儒家成為一個更好的儒家。
每天去跟人爭論到底誰解釋的聖人才是正確的,這沒有意義,理學心學也好,事功也罷,公羊穀梁,殺人的,懦弱的,都沒有意義。
至於什麼是宗教學,這是甘奇新發明的詞彙,深入解析宗教的核心,把宗教的發展與傳播也拿出來說一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古代的正統讀書人,古代的統治階級,其實對宗教的態度都不熱衷。雖然有信宗教的皇帝,比如有對佛教崇拜的,有對道教崇拜的。
但是自古中國的掌權者階層,對宗教的態度實在稱不上恭敬,說滅佛就滅佛,大規模屠殺和尚,焚燬廟宇佛陀。古代中國,也就佛教真正大規模流行過,然後也大規模被滅過,什麼太平道造反之類的,摩尼教起義之類的,都被滅了。
這隻證明到了一點,聖賢子弟的骨子裡就不信你那一套。
所以宗教學,必須要寫一寫,從本質上認識宗教,也從本質上認識宗教為什麼能快速傳播。
算學,或者用更現代的話語說,數學。本就是中國讀書人必備技能,科舉明算,一直就是大科目。甘奇寫的東西,將會是一個更系統的真正啟蒙,幾何有幾何的用處,統計學有統計學的用處。
甘奇要當一個不一樣的大儒,把研究學問的方法徹底顛覆。
所以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