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
有的山峰陡峭險峻,直插雲霄,似青龍昂首;有的山峰圓潤緩和,綠樹成蔭,像青龍在悠然遊動。
山上的植被鬱鬱蔥蔥,彷彿是青龍身上的翠綠色鱗片,隨著山風搖曳,似有生命一般。
“師父,這青龍山看起來確實雄偉非凡,但如何判斷它是風水寶地的吉象呢?”張志良疑惑地問道。
李誠軒微笑著解釋道:“青龍之山,宜高大挺拔,蜿蜒而不僵直。其山勢要柔順有情,不可過於陡峭突兀,否則便為兇象。
你看此山,既有高聳入雲的主峰彰顯其威嚴,又有連綿起伏的側峰展現其柔順,且山脈不斷向前延伸,環抱此地,宛如青龍守護,為這風水寶地帶來生機與活力。”
師徒倆又將目光轉向右側,那裡是白虎之山。與青龍山的雄渾不同,白虎山顯得更加峻峭凌厲。
“徒兒,白虎之山,宜俯伏蹲踞,形勢雄偉。但不可高於青龍,亦不可過於張狂。”李誠軒說道。
張志良仔細觀察,只見白虎山山峰高聳,峰尖銳利,猶如虎牙般尖銳。
但其山勢並非一味的剛猛,而是在陡峭中蘊含著一種內斂的力量。山上的岩石裸露,呈現出灰白之色,彷彿白虎的骨骼,堅硬而冷峻。
山的走勢自遠處奔騰而來,在臨近風水寶地時,微微低頭俯伏,像是在向此地臣服,又似在蓄勢待發,準備隨時躍起護衛。
李誠軒接著說:“白虎山若過於高聳張狂,則易帶來煞氣;若過於低矮無力,則無法起到護衛之效。此山恰到好處,與青龍山相互呼應,形成平衡之勢,共同守護這方水土。”
師徒二人轉身,望向後方的玄武山。玄武山厚重沉穩,宛如一面巨大的盾牌。
玄武山主峰高大寬厚,山體堅實,給人一種無比穩固的感覺。山上森林茂密,雲霧繚繞,增添了幾分神秘和莊嚴。
從遠處看,它就像一隻巨大的神龜,靜靜地伏在那裡,守護著前方的大地。山脈的褶皺和紋理猶如龜殼上的紋路,清晰而有規律。
李誠軒感慨道:“玄武之山,主靠山,要厚實穩重,如此才能給予此地堅實的依靠,使其根基穩固,不受外界侵擾。”
張志良頻頻點頭,心中對這風水之妙的領悟又深了幾分。
他們的目光最後落在了前方的案山之上。案山低矮平坦,形如几案,橫臥於風水寶地之前。案山之上綠草如茵,繁花點綴,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
李誠軒說道:“案山宜近不宜遠,宜低不宜高,宜平不宜斜。此案山距離恰到好處,既不壓迫,又能形成親近之感。
其山勢平坦,猶如一張書桌,為這風水之地提供了一個平穩開闊的前景。”
張志良望著那如詩如畫的案山,彷彿能看到未來在此處安居樂業的美好景象。
而在案山的更遠處,是層層疊疊的朝山。朝山連綿不斷,一重又一重,似朝拜之臣,向著這風水寶地恭敬而來。
有的朝山形似筆架,寓意著此地文風昌盛;有的朝山狀如金鐘,象徵著聲名遠揚;有的朝山如元寶,預兆著財富豐盈。
李誠軒滿懷感慨地說:“這層層朝山,不僅增添了此地的氣勢,更預示著未來的繁榮昌盛。每一座朝山都有著獨特的形態和寓意,它們共同構成了這風水寶地的無上魅力。”
張志良沉浸在這奇妙的山水景觀之中,不禁感嘆道:“師父,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令人歎為觀止。如此完美的風水格局,世間罕見。”
李誠軒微微點頭,說道:“是啊,徒兒。風水之妙,在於順應自然,藉助天地之力。這處風水寶地,山水相依,形勢俱佳,若能善加利用,必能造福一方。
但切記,風水雖能影響運勢,然人的德行和努力才是根本,只有足夠福德之人才能配得上如此大的風水寶地。”
“師父,您說這個穴位應該結在哪裡最合適啊?”張志良滿眼都是期待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