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把四哥拉出來,兩人在一棵開得如火如荼的干支梅前合影。這算得上是倆人第一張合影。照片裡楊琨站的筆直,左手搭在秦朗的肩膀上,秦朗扭著頭靠在四哥懷裡,小腦袋只夠得著四哥的胸膛。
咔嚓一聲,哥倆的笑臉被永遠定格。
轉眼已經是兩千零二年。
打這年春天開始,楊琨的課業明顯增重。倒不是學校裡的作業增多,事實上鄉村小學沒有那麼好條件,也不注重升學率。大部分孩子小學畢業之後都會上就近的初中繼續唸書。
但是楊琨顯然不是那個大部分。
馬淑春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也早在私下裡和兒子談過。小學畢業之後楊琨會被送到縣城讀書,那裡有全縣最好的師資和教育條件,而與楊琨同齡的孩子早在幼兒園開始就被父母送到課外班學習各種特長。
相比較之下,楊琨不佔任何優勢,所以他只能更努力。
楊琨在家裡排行老四,他大伯家的大哥楊拓已經上大學。楊拓當年高考的時候一鳴驚人,從一個小山城考到了上海同濟大學,是他們老楊家的驕傲。楊門無犬子,楊拓作為這一輩的領頭人給下面的弟弟妹妹們立了一個好榜樣。馬淑春不止一次為楊琨描述過楊拓那個美好的大學,以及那座繁華的都市,雖然楊琨只有十幾歲,但是心中已經裝下了廣闊的天地。
少年從小就心懷壯志,若不是外界條件的限制他能取得更傲人的成績。
原本一天十個單詞被他自己提高到二十個,一本初級語法書被他翻來覆去的看了很多遍,晚上不再帶著秦朗一起在操場上吊兒郎當的瞎繞,而是經常抱著課本練習冊和一群高中生擠在教室裡上自習。
秦朗剛上一年級,學習對他來說只是課本上的生字詞和百以內加減法,不過四哥去上自習他也跟著,做完了作業就扯一張大白紙照著漫畫書臨摹。寵物小精靈裡的小智、小霞以及一票神奇寶貝都畫了個遍。
都說男人認真工作的時候最迷人。畫累的秦朗從書裡抬起頭,看到身邊的四哥低頭算數,象徵著高年級的碳素筆嘩嘩地劃過草稿紙,留下一串一串漂亮的數字。楊琨是薄薄的的雙眼皮,平日裡睜著眼睛時候就是內雙,現在低下眼瞼看書,一雙狹長的眼睛很好看。再配上他的濃黑劍眉,抿成一條線一般的嘴唇,還有那刀削一般的鼻子,少年的輪廓從此刻在秦朗的腦子裡。
楊琨對自己狠,但也不是死學。放假了他依舊帶著秦朗四處溜達,去年冬天秦朗鬧著他要去東山上下兔套子,被他打岔拒絕了。開春回暖了之後楊琨叫上秦朗,哥倆提著小編織籠子去山上挖野菜去了。
四月份月底開始,雨水逐漸增多,山上的植物都綠油油地充滿生機。馬蓮菜這時候長得正好,這種植物是莖生,一長就是半面小山坡。當值四月份末,葉子肥碩而不老,熱水焯過顏色變深,無論是和豆瓣醬涼拌還是燉菜都很好吃。馬淑春把馬蓮菜剁成餡兒,加上煉油剩下的油梭子包成包子,哥倆兒比著吃每人能吃五個,撐得走不動路。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起來,轉眼就是七月份。這次期末考試是全鄉統考,楊琨拿了全鄉五年級第一,其中數學考了一百。秦朗成績也不錯,班裡首次抽取尖子生,秦朗像當初的楊琨一樣被抽中,安排在另一個教室。成績出來之後楊思鳳還算滿意,考了第三名,第一第二是兩個女生。
這天哥倆兒都抱著獎狀回家,一進學校大門就受到了一眾老師們的熱烈表揚。每年這個時候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孟志遠依舊墊底,梁園成績稍微起色。而最大的孩子楊威參加完了六年級畢業考試,據說下半年就要去遠處唸書。
遠處是哪裡呢?那時候的秦朗認為縣城就很遠,要是有一天四哥離開這裡去縣城讀書他會非常想念。
作者有話要說: 四哥什麼都會,什麼都能做的很好,四哥就是秦朗的偶像,是他的小太陽
艾瑪太萌了
大大們記得點個收藏打個分什麼的,話說章節也是可以收藏的哦~謝謝大愛桑們的支援╭(╯3╰)╮
☆、第十二章
二零二年夏天快要過去,楊琨上六年級,小屁孩兒也開始上二年級。
不能下河摸魚的日子裡楊琨照樣能變著法子帶著秦朗作妖。當初撈魚的漁網被楊琨一改裝,就成了撲蝴蝶的工具。
金秋十月,東山上和西邊大河旁的楊樹林都披上一層金色霞光。
楊琨帶著秦朗上山,一級一級的梯田此刻都被收割了莊稼,高粱稈子被砍到鋪在地上,上面落了一層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