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竅就好了。”
文箐見剛才有冷場,尚不知自己說的哪些話有不對的,思考了一遍,也沒找到答案,但總是自己惹了周夫人不高興,忙站起來,陪了小心道:“母親,定是誤會了,我只是看書上這般說,想世人千百種,哪裡是一個模式能用這一種方法來應付的,才請教母親,母親您……”
周夫人看著她急於辯白的模樣,心想她是年小,應該不是對自己有意見,真是自己多想了,這心思一放開,也展了眉,道:“看你急的,為母還未嘗說你如何,你且這般小意行事,莫不是把我當母蟲一般了?”
文箐忙趁機撒嬌,過去給她捶了兩下肩道:“母親對我自是極好的。我只是擔心母親身體,萬勿有了憂絲,所以日夜看書,想自己只要有了長進,讓母親曉得,便會放心養病了。就是太佩服母親了,適才不知是不是言語無狀了?”說完,從周夫人肩上俯下身子,一臉笑意地看著她。
周夫人這才完全放下心思來,道:“好了,好了,你這進展神速,便是我現在看書只怕也未必及得上你所思的,古人是‘士別三日當更刮目相看’,唯有你是:多看一本書當更錯眼相待。真是個好樣的。”
文箐被她說紅了臉,也覺得自己今日問得太多,似乎有些賣 弄了。
周夫人見她感興趣於有關家財之爭的事項,便又把自己所知的一些律法、事例都講與她聽。聽得文箐大開眼界。
更正一點:第七十四章裡涉及到的房產稅,誤寫為千分之三,那一行備註已刪掉了。希望沒誤導大家。
關於父兄犯罪,子侄不得揭發——這個條律真是BT。
家中涉及家財之爭,在宋代有好些非常有名的訴訟案例。有興趣的,可以搜一搜。文筆好的大大,就此寫一很好的小說了,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題材。
前傳077 房契
母女倆上課尚未結束,阿素已把飯端了過來,陳嫂忙著張羅。周夫人卻將手裡的契紙遞於陳嫂,讓她替小綠收起來。
“等等,我還沒見過房契什麼樣呢。陳媽,讓我瞧個明白。”文箐也不顧吃飯時間到了,忙從陳嫂手中抓住了這張契紙,極其好奇:這可是古代的“房產證”啊。
“陳媽,就這個?昨天是白的,今天換成了紅的回來了?”文箐開啟契紙,在空中晃了晃。
“是啊,白的是買買雙方籤的契,需拿到官府去換了這紅契,蓋了印信,才算是買到手了,保穩妥啊,可以保證你拿的房是屬於你名下了。要不然這中間有扯到官司,可能就是錢白花了。”陳嫂對於這一點說得很詳細,生怕說漏了,畢竟這是一大產業。
又同她講了講買賣 房子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如何選房子,如何交易等等。聽到精彩處,文箐只一個勁兒地“啊,還有這般的?那這又如何處理才是個好?”
周夫人在一旁聽得自家女兒不停刨根究底,陳嫂已經有些捉襟見肘,應付不過來了,便也閉著眼睛不再多說,好些事,自己恨不得把腦袋裡的搬到她頭裡去,可是卻急不來,只能慢慢讓她體會了。
“哦,那這個契還要交稅啊什麼的,多少啊?昨天我聽陳伯說來著。”文箐不忘打聽這些。
“按房值一百取其三。這個紅契要一個契紙錢,四十五文。”陳嫂暗暗在心裡舒了口氣,小姐終於問完那些問題了。好在這個問題自己還知道些,想了一下,說完又怕錯了,看向周夫人,見她點頭,確認自己沒錯,心裡舒了口氣。
文箐看看明朝的房本,嗯,相起了前世的自己兩個房本,似乎也帶紅色?
不過這古代房本內容都簡潔,明朝的更是簡潔。上面列具的主要內容是——
首先是契號,小字標註:縣號
正文內容是:××因為××原因出售一套位於×××(縣坊巷號)民宅一套,然後是幾梁幾架,幾間,大體格局。現有賃屋人為××,也同意出售。作價多少,已於當場交付,足額收訖.稅××(有個稅訖章)。後面一長串什麼此屋無其他糾紛,有來歷不明等事,盡是賣 人之當,不及買人之事。今恐無憑,立此為證。
再後面就是立契人簽字,中間人簽字,都有手模子,並具了日期。
祈五郎辦事果然仔細,還把信函也留了下來,以便佐證為房主授意。
文箐忙把這個交給陳嫂收起來。又問了好些其他方面的問題,心裡有了數,方才罷休。
周夫人由陳嫂扶著進屋。陳嫂進去道:“小姐果然機靈,一點即通,就是一個契都能學到好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