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談判過程中,高估了英鎊的價值,從此被套上了一個緊箍咒,而這是基於政~治利益考量所犯下的錯誤。”
“現在英國必須退出歐洲匯率機制,否則這個星期剩下的兩個交易日,可就不只是讓英鎊崩潰了。”
“當英國去掉歐洲匯率機制這個枷鎖後,便可以隨意尋求自己所需要的防止經濟衰退的政策,市場的意願將會得到真正的體現,英國的經濟情況反而會好轉起來。”
莊夢樺還是忍不住笑,“但歸根結底,是英國的現任首相約翰梅傑,讓英國人變得盲目,他需要負總責。”
唐煥伸了一個懶腰,不無譏諷地說道:“這個就不用我們操心了,自然會有英國媒體去指責約翰梅傑的無能。”
……
1992年9月16日星期三17點,英國首相約翰梅傑緊急召集內閣,透過英國單方面退出歐洲匯率機制的決定。
兩個半小時後的19點30分,英國財政大臣諾曼拉蒙特出現在電視鏡頭前。筋疲力盡,面容憔悴的他,無意識地將手放在背後,看起來好像是一個雙手被捆綁起來的囚犯。
諾曼拉蒙特沉重地說道:“今天是一個極度困難、極度動盪的一天。巨大的資金流,持續地擾亂歐洲匯率機制的運作……政~府決定,只有結束我們在歐洲匯率機制中的成員國身份,才能保障英國的最佳利益。”
……
這個正式宣佈,意味著英國的中~央銀行,無需繼續在開放市場上依靠“全部買入”來捍衛本國貨幣了。
但在亡羊補牢之前,英國已然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進入9月份,英國中~央銀行花了270億美元來努力捍衛英鎊,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消耗在9月16日這一天,而英鎊被抽掉了歐洲匯率機制這塊擋板後,對德國馬克一下子貶值了大約14%。
英國政~府當然不會主動揭短地披露,無能的自己將多少納稅人的血汗錢,拱手送給了投機者,但英國媒體可以透過這些公開資料,大致估算出來一個結果38億美元。
沒有任何新意地,英國媒體將英鎊受辱的9月16日稱為“黑色星期三”,對現任政~府展開了鋪天蓋地的聲討。
坊間開始出現傳言,說約翰梅傑因為承受不住壓力而精神崩潰,甚至還有鼻子有眼地描繪他每日花不少時間躲在衣櫥裡哭泣。
不過,英國財政大臣諾曼拉蒙特則一再澄清,自己的老闆十分鎮定地領導著整個內閣,有序地應對了這場金融危機。
很明顯,這些政客在抱團取暖,而做為回報,尤其是證明自己並非碌碌無為,約翰梅傑沒有問責地撤換任何一名英國財政部的官員。
就在這個時候,和唐寧街10號素有不睦的首富先生,突然跳出來為約翰梅傑“洗地”了。
在以捷豹汽車董事身份出席一次行業活動時,唐煥於演講中指出,媒體將9月16日渲染為英國的“黑色星期三”,不免過於悲觀;從長遠角度看來,應該是“白色星期三”才更恰當。
每次金融危機發生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總是貶低市場,而不是從市場中吸取令人難堪的教訓,
就拿利率來講,9月16日一天,英國為了盡歐洲匯率機制成員國的義務,連著兩次大幅度加息,從10%提高到了15%;可現在英國退出了歐洲匯率機制,利率自然隨之能夠執行更靈活的政策,進而帶動英國貨品出口到海外市場,復甦本土經濟。
……
似乎為了印證唐首富所言非虛,倫敦股市應聲上漲,短短几天內,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富時100指數,便提高了百分之二十。
但唐寧街10號卻十分惱火首富先生丟擲來橄欖枝的行為你到底會不會“洗地”啊,如此美化英國退出歐洲匯率機制後的發展機遇,但1990年加入歐洲匯率機制,也是約翰梅傑推動的一個政績。相隔時間這麼近的自相矛盾,豈不是越發顯得現任內閣無能?
也有《太陽報》之類的傳統黑唐媒體勢力叫囂別一副道貌岸然地為做空英鎊打掩護,還是老實交代一下,勤和策略在這次英鎊危機當中,掠奪了多少英國納稅人的血汗錢吧。
唐煥對此毫不在意,勤和策略可謂是師出有名,何況整個歐洲貨幣危機,都是華爾街攪風攪雨的結果,對沖基金和擁有大量外匯的銀行,扮演了主力軍的角色。
說白了,這是冷戰結束後,美國看不慣整個歐洲結盟,尤其不希望英國和歐洲大陸走得太近,瞅準空子,下個絆子就搶你了,你敢怎麼樣?
“黑色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