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部分

真想的開。”

“可進可退,可退。”程允安念著前朝留下的名句。

程晉州翻翻眼皮,道:“戶部怕是真的週轉不開了,否則皇上應該還能忍得住。要是他們真想清虧空,拿咱開刀也不是不可能。”

他是想起了雍正的歷史。這麼說著,他又笑道:“要是皇帝陛下能開個價,我也不是不能配合。”

程父瞄了他一眼,似乎不屑於說的樣子,又將精力放在了桌面上。

大夏的文官集團,是很有趣的群體,他們看待世界的眼光,既是具有禮教性質的,也是具有現代性質的,例如“民重於君”的思想,就幾乎得到了普遍的認可。與此同時,他們對國家政權的認可,也往往小於對民族和民眾的認可。

儘管大夏發展了數百年之久,到了現在,仍然沒有能夠改變人們的思維。或者說,是文官集團們以自然選擇的方式,挑選了人們的思維,故而官員對國家下手,審判的官員都會降低刑罰。

程父運筆如飛,百多個字寫的龍飛蛇舞。寫完後,他滿意的看著,問道:“你覺得如何?”

大夏的書法不似程晉州理解的世界,或許是沒有那些有名的人物打轉,文官們寫的字型或者繁複非常,或者簡略非常,總之以讓人看不懂為要務。而作為讀書人的一個首要任務,其實就是看得懂書法,兩個極端的交鋒,從開始就將半文盲從官僚隊伍中踢了出去。

在老爹面前,程晉州便是個半文盲。他能認得出普通文書,勉強寫得了楷書,但若是沒有伊蘇同學的幫忙,省試想要透過的機率是很低的,更別說現在要看老爹的書法特技。

他支吾了半天,然後用燦爛的笑容結束。

程允安有些無奈,自己的兒子要說不學無術,他的成就比自己要高的多,但要說令人滿意,卻又不盡然。

在教育方面,程父實際上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搖搖頭,將紫毫放回架子上,道:“你能不怕失敗,不在乎名聲,參加省試,我甚欣慰,但治學之道,在於持之以恆,你的未來我估量不出,但禮學卻不能忘。”

程晉州聽的滿頭大汗,孫公佑可是已經答應給他“解元”,只等著放榜了,如今在老爹的口中,參加省試卻成了“不怕失敗,不在乎名聲”,真讓他不知如何回答。

程父再次搖頭,又鋪開一張紙,陡然蹦出一句話道:“你可願意和我一起回金川?”

……

第二百二十二章 越境者

程晉州突然發現,自己竟然跟不上老爹的思維了,聽到回金川州的話,沒明白過來道:“什麼?”

程允安語言清晰的道:“京城的省試就是個漏斗。你以為我不知道你參加省試的目的?”

小程同學頓時尷尬的笑了起來。

“咱們程家沒有封地,你又是星術士,想要做地方官也能理解。但各地都有貴族,若是不在金川州,你真以為憑星術士的強大,就能掰扯清楚?”程允安不善為官,人卻不糊塗。

“應該不會有人和我做對吧。”程晉州訕笑著。他現在的身份,站在政事堂官員面前,都不掉價。

程允安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道:“要是地方官員沒有自己的招數,大夏早就成了星術士的附庸了,地方官不會公然和你做對的,但你也沒時間管理他們,從收稅到花錢,裡面的貓膩更是多不勝數,所以在金川,由家族幫忙管理是最舒服的。”

回金川,程晉州也不是沒有考慮過,但他首先想要的是足夠的礦產資源,以及相對肥沃的土地,要是周圍的環境能適應需要自然最好——能滿足這麼多要求的郡縣,可想而知數量很少,也就沒什麼餘地讓他去考慮具體位置了。

程允安的思維仍然保持舒服悠閒的生活狀態,在此基礎上才關注一番升官發財。

程晉州搓著鼻子,半天道:“我要看看二伯能選到的地方是哪裡,總得出缺才行。”

舉人想當官,其實也是很不容易的。通常而言,唯有當朝廷缺少官員的時候,才會不定期的將舉人們拉出來,名為“大挑”,在內部運作一番之後,被選中的先生們才能如願任職。整個過程聽起來簡單,對於舉人老爺們來說,卻可能要進貢準備許多年,不比科舉輕鬆多少。

便是如此,以往的朝廷也會規定,除非年紀過大,否則舉人都要經過三次會試,才能排隊候補——三次會試就是九年,遙遠的讓人看不到希望。

神宗以後,朝廷改制,因為文官集團需要大量的新鮮血液,方才去掉了此等規定,可舉人任官的競爭力仍然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