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如何發揮作用?
人為什麼要工作?
人不流動也許是安於現狀不求發展;
群體決策不是最好的決策而是風險相對小的決策;
目標為什麼可以不合理?
不是變化快,而是計劃沒有包含變化。
……
這些都是在日常管理中必須面對的話題,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認識,就會產生很多管理行為的誤差,而這些誤差就會導致績效結果受到傷害。事實上,在大部分效率低下、內部無法協同的組織中,由於對管理常識的誤解所導致的因素佔了絕大多數。很多時候,我並不認為是員工的素質不行,更不認為是我們的企業文化不行,遇到管理不暢、員工能力弱的情況,首先需要檢討的是管理者自身,管理的認知和行為是否正確,只要管理者具有正確的認知和行為,所有人的績效就一定會展示出來。
因為研究和課程的緣故,我有幸擔任過山東六和集團的總裁,在此之前和之後也一直擔任一些公司的顧問,我在每一家公司都看到相同的情況:對於管理的職務、功能和效果缺乏認識和思考,很多人只憑借經驗、情感和責任來進行管理工作。我所看到的是個人績效的損傷、組織效率的消耗,而這一切,只要從管理的基本概念出發,整理清楚,就可以避免,於是我決定梳理這些概念,從最基本的部分入手,來解決問題。
在我的內心裡,最希望看到的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組織中充分發揮作用;每一個人都有能力解決自身的問題;而每一個管理者都可以讓下屬擁有績效,並獲得成長;更重要的是,因為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行為,本不能勝任的工作得以勝任,同樣的資源投入獲得更大的產出。
2006年我曾寫了《中國管理10大解析》來敘述我的觀點,這本頗受歡迎的書中關於基本問題認識偏差的部分我保留了下來,因為當我決定著手寫這本書的時候,更多管理的基本問題都呈現了出來,這些問題紛繁、瑣碎,幾乎涉及組織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環節,我也深知最重要的不是陷入這些問題中,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因此我抽離出最基本的管理概念,就讓我們從最基本的概念入手,瞭解什麼是管理、組織、領導、計劃、決策、結構和激勵,從這些日常管理中不斷面對、習以為常的管理概念入手,重新整理,明確內涵。在每一個概念中,我選擇了一些與管理者有關的話題,也提供了一些我的建議,幫助讀者運用這些基本概念和知識去改進他們的管理效能。
這本書是為中國企業的管理者以及那些想成為管理者的人而寫的,我也把此書稱為管理學和組織行為學的簡讀本,藉助這本書,我想把理論和概念用最簡單、易用的方式呈現出來,更希望理論可以直接和管理行為銜接。當然,對於已經接受過MBA、EMBA訓練的讀者來說,這也許是對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學習的理論的簡要總結,而對於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管理學體系訓練的讀者來說,這本書可以讓你很容易窺見組織與管理的真實內涵。
峨山禪師是白隱禪師晚年的高足,年老的時候,有一次在庭院裡整理自己的被單,信徒看到後覺得很奇怪。
信徒問:“您有那麼多的弟子,這些雜事為什麼要您親自整理呢?”
峨山禪師道:“老年人不做雜務,那要做什麼呢?”
信徒說道:“老年人可以修行呀!”
峨山禪師非常不滿意,反問道:“你以為處理雜務就不是修行嗎?那佛陀為弟子穿針、為弟子煎藥,又算什麼呢?”
信徒因而瞭解到了生活中的禪。
一般人對於修行的最大誤解,就是把修行與做事分開來看,這是概念的誤區。其實,無論是修行,還是任何其他的事情,如果不能夠運用於生活之中,不能夠運用於日常行為中,那就不是最好的,管理的理論也是如此。管理就是把理論變為常識的過程。
寫作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理解管理和實踐管理的過程,特別要感謝六和集團、美的集團、招商基金、珠江啤酒、威創股份的管理者們,和他們反覆的交流和合作,讓我釐清了這些管理的基本概念。
陳春花
2009年8月6日於廣州天河
獻給
那些下決心不再在工作中折磨
自己和下屬的經理人
第1章 什麼是管理
管理沒有對錯,只有面對事實解決問題。
絕大部分人都感覺自己已經非常努力地工作,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