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
選擇種田的,可以參加到安**的莊園之中,每一百個家庭為一組,原則是每人分三十畝土地。這三十畝土地的產出,頭三年上繳七成,七年之內上繳五成,隨後降到三成。耕種十年之後,這塊地就歸自己所有。
所謂屯田,說白了就是把農民由原來的自耕農,變成了半農奴。不過只要幹十年,就能擺脫這個身份而已。這也是給了老百姓希望,十年之後,這塊土地就是你的,因此你必須好好照料,悉心經營。
頭三年開出七成的稅率,相比明朝三十稅一的比例,簡直就是高到了珠穆朗瑪峰!不過彆著急,安**的稅率是實打實的,也就是交齊之後,其他雜稅一概全免。
而且對於普通佃農來說,他們的負擔可不是表面稅率的三十稅一。各地田租不同,就河南來講,佃農要把一半以上的所得交給地主,還有承擔各種盤剝和徭役,其實苦不堪言。
乾淨利落的稅率,可能高一點,但是讓人放心,況且還能逐步降低,因此大家都格外的踴躍。說到底顧振華就是把安**變成了最大的地主,將地主吞沒的利益拿到了自己手上而已,在適當的多給老百姓一些湯喝。
就是這點湯,已經讓所有饑民瘋狂了,排隊參加屯田的隊伍,像一條長蛇一般,曲曲折折,一眼都望不到盡頭。
顧振華和徐方原計劃是八二分,八成種田就行,還要兩成做工,結果現在一看,九成五以上的百姓都要種田,熱情幾乎要沸騰了!
看得顧振華直撓頭,種田雖好,但是太熱情了也不成啊,還要人生產軍火,開墾礦山,鍋碗瓢盆,座椅板凳總有有人生產啊。
顧振華和徐方緊急磋商之後,立刻又公佈了幾項補充政策,第一就是廢除匠籍,做工,務農,參軍,全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一律享受平等待遇。
鑑於務農人數過多,屯田田莊的百姓每年農閒時,要參加兩個月的義務勞動,青壯接受一個月軍訓,每十戶必須出一名民兵。
政策的槓桿調整,但是也擋不住饑民的熱情,參加屯田田莊的人還是佔了九成以上。不過好在各地湧來的人足夠多,顧振華也不擔心軍隊和工人數量不夠,索性就由著老百姓選擇了。
“國公爺,這兩天湧到歸德的饑民就超過了三萬人,咱們糧食吃緊,恐怖只能堅持五天了。”徐方憂心忡忡的報告。
“放心吧,糧食已經在路上了,馬上就能運到。”
就在顧振華說話之間,一個龐大的船隊正在逆流而上,直奔歸德而來。(未完待續。。)
第一百一十四章 糧食保衛戰
雎州東門外,兩百多畝的空地上,上萬名破衣爛衫的饑民正在熱火朝天的幹活。就在幾天之前,他們還是想著雞鴨一般,被隨意的轟趕,忍受著兵匪的搶掠。
可是彷彿一夜之間,他們的命運就轉變了,從天上掉下來一個薊國公,三下五除二,解決了許定國。隨後就公佈了以工代賑和屯田救民兩項大政。
以往好聽的口號大家也不是沒見過,只是那些當官的依舊不停的扒皮。不過這一次確實不同了,首先的變化就在安**的賑災食物上面。
施粥是延續了多少年的救災傳統,在饑荒的年景,能喝上一碗粥,就能度命,這已經是老百姓最大的奢望了。
可是安**賑災,抬出來的竟然是一筐一筐的饅頭,拳頭大小的開花饅頭,離著老遠,就能聞到一股子香氣。飄到饑民的鼻子裡,就彷彿是龍肝鳳髓的瑤池御宴一般,每個人口水直流,眼睛都紅了。
有些小夥子瘋狂的爬起來,就要搶先拿饅頭。結果這些人毫不例外,全都被衛兵用木棒打翻在地,哀嚎不斷。
“告訴你們,想吃饅頭沒問題,第一,去河邊把手,把臉洗乾淨了;第二,老老實實排隊,誰敢不聽話,就永遠都別想吃了!”
面對著胡蘿蔔和大棒,這些饑民很快就學會了服從,清洗乾淨之後,排成了長長的隊伍,沒人敢擁擠,也沒人敢插隊。凡是這麼幹的。全都被趕出去,想吃饅頭就等著下一頓吧。
一個饅頭,一塊鹹菜疙瘩。一碗白菜湯,成了這些饑民融入安**體系,學會遵守紀律的開始。
“國公爺,千百年來,施粥就算是救濟災民額最好手段了,您何必浪費麵粉啊,給他們饅頭吃啊。太浪費了!”
顧振華微微一笑:“徐先生,千百年的東西,不一定是正確的。施粥不是在救人,而是在害人。”
“哦?願聞高論!”
“大凡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