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部分

何福會做出這個決定,實因朱高煦在屯田一事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據聞,宣府進獻朝廷的嘉禾就是漢王親手種出來的。

天子大感欣慰,更是在兄弟間相當有面子。

瞧見沒有?這是我兒子種出來的!

你兒子行嗎?不行吧?

哈哈哈哈!

朕囂張?

朕就囂張了,你能怎麼著吧!

新年時,進京朝賀的王府長史,基本都是精神抖擻進殿,風中凌亂出宮。帶著天子寫給自家上司的書信,腳步發飄的踏上歸程。

等各地藩王接到書信,無不咬牙切齒,大有舉起鞋底狠抽朱老四小人的衝動。

顯擺你兒子了不起?!不就是種田嗎?

誰沒有兒子?咱兒子也行!

於是乎,永樂三年的春耕時節,各藩王封地的百姓見識到了一幕奇景,王府的世子和郡王們除掉華服,挽起褲腳,扛起鋤頭,光著腳丫子下田耕地。

耕牛?不用!

朱家的子孫,就要這麼犀利!

藩王老爹們叉腰站在田埂上監工,手裡的鞭子和木棍舞得虎虎生風,一點也不肯放鬆。

慢了,偷懶,立刻鞭棍伺候!

鞭子在尋常人手裡,是策馬趕牛的工具。

在朱家人手裡,絕對是教育兒子的不二選擇。

世子和郡王們一邊揮舞著鋤頭,在田地裡揮汗如雨,一邊恨不能把朱高煦紮成篩子,砍成肉泥。

你小子想在老爹面前表現,別帶累兄弟下水啊。

你老爹是什麼人,咱們老爹又是什麼人?受刺激就要蹦高的主。

這下好了,書讀不成了,王府教授跳腳也沒用,一句“糧為國本,食為民天,宗室當以身作則”就給堵了回去。

戲也聽不成了,哪個敢消極怠工,鞭子和棍子立馬招呼上來。

老朱家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同時發現,自己老子的武力值很是不低,不能上馬打仗,把兒子全都揍趴下還是綽綽有餘。

由此,藩王監工,世子郡王種田,成為了藩王領地上的常例。

所謂前人嘗苦,後人品甜的說法,在老朱家完全說不通。

自己被老爹收拾過了,自己的兒子,兒子的兒子,也甭想逃過這一遭。

洪武帝的兒孫,就要想他人不能想,做他人不能做。情商低些不要緊,智商和體力高就行。

永樂帝的顯擺之舉,引起了宗室耕田的風潮。皇室在民間的風評,尤其是天子在百姓間的聲望,頓時節節拔高。

連番遭到表揚,朱高煦不免寫信和好兄弟好朋友顯擺。

接到朱高煦的來信,孟清和有點暈。明朝歷史上,有宗室集體上山下鄉,憶苦思甜這回事嗎?

思來想去,心中沒準,乾脆不想。

反正不是件壞事,有宗室帶頭艱苦奮鬥,朝中文武也該仔細想想,改變一下觀念。不然,非但天子看不慣,百姓的口水都能把人淹死。

以往,皇族宗室總是官員口中的反面教材,各種橫徵暴斂,欺男霸女,擾亂市場。戰鬥中的言官時刻眼睛擦亮,逮住尾巴就要參上一本。

如今,永樂帝的兄弟侄子們不橫徵暴斂,也不欺男霸女,開始一心一意的種田,發展生產。期間陸續有藩王上表,請裁減王府護衛,降低稅收,並出錢大力支援天子的航海計劃,進而帶動其他宗室成員紛紛效仿,一心一意為大明的經濟騰飛做貢獻,想參也沒地方下手。

相比之下,朝中官員的火炭冰炭,各種孝敬成為了最突出的弊病。每次接下孝敬,總覺得燙手,不曉得是收下好處還是得了麻煩。

大明宗室的舉動,不是孟清和能置喙的,即使被賜姓,戶籍做了變動,他也只能算半個編外人員,頂多是對藩王和世子們的舉動拍幾下巴掌,大力讚揚。

藩王們只是為了自保,做表面文章,還是真心實意為國奉獻,那是天子該操心的事情。

孟清和要做的是紮根大寧,大力發展本地經濟,充實軍事實力,豐富邊軍和邊民的文化生活,將大寧發展成塞北的一顆明珠,引得草原上的鄰居各種流口水,就是看得見摸不著。

想想,忍不住就要大笑三聲。

好吧,他又蘇了。

摸摸下巴,這真怪不得他,實在是近段時間好事太多。

大寧的豐產屢得朝廷誇獎,天子的恩賞一到,都司上下無不喜氣洋洋,孟清和自然也不能例外。

沈瑄來大寧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