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子繞出來了。
恰是那賣綠豆湯和酒釀圓子的貨郎!文辭忙招手要他過來。
貨郎擔子滿滿當當,腳下步伐卻走得穩健。他一邊竹筐裡挑著一大罐綠豆湯,另一邊筐子裝著一罈子酒釀。空隙塞了碗和竹提子,筐外面還彆著兩條條凳。
見文辭要買綠豆湯,貨郎立馬走過來放下擔子,擺好條凳。要是客人不想站著喝,也可以在這條凳上歇歇腳嘛。
文辭拉著方景在條凳上坐下,要了兩碗綠豆湯,對坐而食。
“這邊街上真是熱鬧,各族人都有,感覺都快比寧城喧鬧了。”文辭喝了一口清凌凌的綠豆甜湯,看著車水馬龍的熱鬧集市。
在寧城的時候,她覺得寧城就很大了。後來去了江曲,發現江曲在幾州要道上,更是繁華。而現在一個小小的渡口就有這麼多人,讓她深覺,出門長見識是對的。
“這邊常住的不多,但四面八方來往客商,加上停泊的船客鏢隊,就顯得熱鬧。”方景走南闖北,自是見多識廣。
文辭感慨萬分:“以前看書上講京都路可十車並行,行人吐氣成雲揮汗如雨,還覺得無法想象。可沒想到,小小渡口就能聚集如此多人。”
“京都數十萬人家呢,不過太繁華,容易迷失,”方景想起往事,笑容燦爛,卻無端顯得寥落,“我還是更喜歡在舟船車馬上漂泊,四海為家。”
萬家煙火,城內眾人都有歸處,他寓居客棧,更鮮明地感覺到自己是個過客。不如在江湖漂泊,快意恩仇,不必管下一刻在哪裡,來得肆意瀟灑。
文辭安靜地聽著,輕拍他的手臂。十幾載漂泊生涯,他或許不需要安慰,她卻會心下憐惜。
不過此時,自己又好到哪裡去呢?
文辭學著方景的模樣,猛灌一口清甜的綠豆湯。一口下去解暑消熱,倦意都被趕跑了。
自怨自艾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天地不仁,眾生只能苦受。她收斂情緒,拿碗碰了碰方景的。
“點心你幫我多吃點,待會兒拿不下了。”
“唔,那我就不客氣啦!”
方景就著餘下的小半碗綠豆湯,風捲殘雲般地消滅了剩下的點心。
吃飽喝足,閒逛都更有力氣。
兩人一路走走停停,路上擺攤的玉石古玩攤子,還有釵環之類,文辭最多駐足片刻,是不會買的。這種攤子一般沒什麼好成色的東西,要價還高,不懂行的容易被騙,之後連人都找不到。
像話本小說裡那種,隨便拿一塊石頭就是沒人發現的精品玉石,再隨便一拿就是絕世神兵,現實中是不常見的。
真正好的玉石古玩,除了那種特意聚集起來銷貨的鬼市,大多都在大店出售。武器什麼的,很多都是在鐵匠鋪或者鑄冶山莊量身打造,現成的成品精品很少。
兩人到河邊石凳歇腳,橋對面有個人牙子,領著幾個五六歲大的髒兮兮的孩童,正在向一個灰色衣袍,管家模樣的中年男子推銷。
“大人您看看,都是清白人家的孩子,手腳利索著,能幹得很!他們都無父無母才投奔了我,我也實在養不起,您可憐可憐他們,做件大好事!”
那幾個孩童身上多多少少都有傷痕,瘦得厲害,顯得眼睛格外大。
男子捏了捏其中一個小女孩的胳膊。可能是被硌到了,他皺了皺眉,挑刺道:“這麼小的小孩兒,還這麼瘦,能幹什麼呀?”
“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