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惡分明,適時而動,把手段用在好人身上叫惡,把手段用在惡人身上就是善了。就像當年我打家劫舍的時候,如果我劫掠窮人家的財產,估計土改那會就被人整死了,老百姓遲早不會放過我,而我專對那些為富不仁的地主老財下手,老百姓就說我是英雄。我想這當官也是一樣的道理,只要時刻心裡有咱老百姓,即便是以後被罷官免職也會心安理得。你明白嗎?”

原小生點了點頭,狡黠一笑,心思早放在了那幾本書上,道:“爺爺,您說的這些道理,我全明白了。不過我現在還是個鄉鎮小公務員,還談不到這那一步。我先把書拿回去好好研讀研讀,如果真有用了再說。時間不早了,我先回去了。”說著也不管外公是否同意,捲起那幾本書,起身給屋裡的外婆打了個招呼,就往外走。外公哎哎地叫了兩聲,道:“我還沒有同意你把我的書拿走呢。”小生邊往外走邊對爺爺笑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此乃權宜之計,請爺爺見諒。”幾本破書,奶奶自然是想送給孫子了,就推著原小生往外走。外公在後面只好感嘆道:“你這小子學的很真夠快的,剛學了一點就用到你爺爺身上了。”也不會非要追回,由著原小生拿走了。

“怎麼沒在你外公家住一晚上呢?”母親見原小生回來了,臉上綻放著笑容,就知道兒子的心結已經被老父親給解開了,很隨便地問了一句。

“明天還要上班,外公家離鄉政府有點遠,我怕耽誤了上班就回來了。”原小生回答了母親的問話,又看了一下正坐在屋簷下喝茶的父親,也沒有說什麼,叫了一聲就往自己的屋裡走去。

原小生跟父親的關係,和大多數父與子的關係一樣,不知道該如何溝通,話就一直很少,關鍵是父親一向不多說話,兒子就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進了屋裡,原小生就迫不及待地將外公送的幾本書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本,輕輕地放在桌子上。那些書實在已經破舊不堪了,每翻一頁好像馬上就會碎裂一樣。

翻開書皮,上面赫然寫著“第一卷竊官”的字樣。

竊官這兩個字還是讓原小生有些疑惑,難道官是偷來的嗎?不過看完扉頁也就大致明白了。

“官者,國之棟樑,社稷之本,故為官者必具學富五車之才,扭轉乾坤之能……然,飽學之士、蓋世能人,多不屑鑽營謀略,清高自傲,又不願與小人為伍,殊不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友,而朝野官場,最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之所,蠅營狗苟之徒,阿諛奉承之輩,混雜其中,或為利來,或為名生,手段低劣,心懷叵測,為一己之私而禍國殃民者大有人在,此輩如秦檜、嚴嵩等不可勝數,耿直、飽學之士難容期間,更難得以提攜重用,唐之李太白、宋之歐陽修,晉之陶淵明皆為此,憤憤然棄官而去……故欲為官而有所作為者,必先修賊之心態,賊之膽略,賊之手段,方能周旋官場,左右逢源,升遷而後為民謀福……”

原來如此,原小生又將這兩年來在鄉政府工作的事情像放電影一樣,在腦子裡過了一遍,自己雖然不具備學富五車之才,扭轉乾坤之能,但在鄉政府工作,就難免有太多的事情看不慣,偶爾發兩句牢騷,對某些領導的做法指指點點。當時並不覺得怎麼樣,現在想想,那些為了討好領導的人聽了自己的話,難免要到領導那裡告密、討好。那些領導當然不會當面質問自己,可給自己穿小鞋,卻是肯定的了。一個副股一直得不到提拔,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嗎。看來自己曾經的工作心態還真存在很大的問題。

原小生又將“賊之心態,賊之膽略,賊之手段”這十二個字分析了一番。賊偷竊別人的東西是什麼心態呢?偷竊之前當然是心安理得,不偷白不偷,偷竊之中又是偷得到就偷,偷不到就跑,偷完之後又不能四處宣揚,必須秘而不宣,要不然早晚要被警察抓起來。這種心態放在官場,其實是再適合不過了,就拿自己提拔的事兒來說,副股名額下來,肯定會有人競爭,如果左顧右盼,既怕得罪人,又怕人說長道短,肯定就會努力不夠,這一點自己也不得不承認,如果自己往趙學東那裡多跑幾次,去拜訪拜訪領導,這個副股估計早就是鐵板釘釘子了,哪裡會生這份閒氣。而自己恰恰相反,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不願去拜訪領導,這樣以來,自己首先就輸在了起跑線上,最後提拔不成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兒了。說白了,賊的心態,就是要臉皮夠厚,臉皮不夠厚實,就別想偷到東西。臉皮不夠厚,就別想走當官這條路。

其次是賊的膽略。人們常說賊膽、賊膽,賊膽是最具有兩面性的,偷東西的時候要膽大心細,被人發現了又要膽小如鼠,及時逃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