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反抗也不逃跑,呆呆的等待著死亡的下場。
大概是安東尼主席也受不了麼殘酷的畫面,讓技術人員撥到快進檔,最後十分鐘的錄影基本都是這樣的場景,看完全部影片,會議室一片寂靜,許久之後,楊明遠總長說道:
“這份資料,還是轉給星雲研究院方面吧,也許他們能看出什麼東西來,這個對我們沒什麼幫助。”
提起星雲研究院,安東尼主席想起一事:“楊總長,研究院方面在上次撤退時,留下口信,說是希望能得到敵方的飛船殘骸,用來分析,這個你能否想想辦法。”
“很難”楊明遠答道:“它們的飛船材料很奇怪,小功率的射擊下,能夠完全抵抗,根本無法造成損傷,而大功率射擊,卻又會造成瞬間氣化,連殘渣都不會留下,開戰這麼久,我都想獲得一些對方的殘骸,至今未能成功。”
主席略有失望,但也知道這是實情,與對方技術相差太大,就算能俘獲一艘,也未必能安然運回來。
楊明遠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我聽說技術部門最近有個設想,正在改裝一艘戰艦,準備試試耗盡它的能量,看看能否抓獲一艘。”
幾天後,這份影片資料被送到星雲研究院的流亡基地,這是一處荒涼的無人星域,老院長找來相關專業人員,觀看了這份錄影,由於最後的影片都在黑暗當中,未能從中得到異族的外形情報,不過看過錄影的大部分太空生物學家,都傾向於認為對方的種類,是一種冷血的水生生物,這不僅僅是從錄影上做出的判斷,異族在各個星球的登陸點,都選擇了海洋位置,這並不是說對方一定要有水才能獲得戰鬥力,而是生物本能的選擇,但你可以選擇任何地點時,下意識地會選擇自己最感到親近的地方。
隨後這個推論遭到了其他學科學者的反對,從倫斯星團的進化史上看,冷血動物大大受制於自然環境,除了在適應溫度上有優勢外,在其他方面缺點十分明顯,與恆溫動物相比,在繁衍,覓食,物種競爭中都處於劣勢,怎麼可能發展出這麼先進的外星文明。
一部分進化學者,卻支援生物學家的觀點,倫斯星團的進化歷史,未必就代表這個宇宙的進化主流,在一些條件特殊的星球上,比如全被海洋覆蓋的地表,一旦進化出文明種族,必然是水生生物,恆溫動物的優勢更多體現在陸地上,如果沒有大陸這個舞臺,也許章魚或是其他什麼物種,早就成為這個星球的領導者。
宇宙學家的觀點更為悲觀,他們認為聯邦的技術水平,已經落後異族太多,只要異族有意識地保護自己,可以輕易地產生技術壁障,這是宇宙學中的一個假說,當兩個種族文明相差到一定程度時,領先的種族可以透過幾門主要技術組合,產生一個自我保護壁壘,等於完全封閉了落後種族瞭解先進種族的途徑,落後的種族只有透過技術升級,能夠發展出這幾種相關技術,才能有瞭解先進種族的機會。。
第六章 潘多拉的禮物
對於星雲研究院是否要逃往域外星系,軍部幾位將軍其實是有分歧的,在聯邦中央研究院淪陷之後,星雲院這部分人,已經聯邦最後的頂級科技人才,如果留在聯邦境內,固然可以為戰爭提供許多支援,一旦被敵方發覺,軍部又無力保證他們的安全,失去了這些人,聯邦的科技文明會遭受重創,很可能需要幾百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到今日的水平。
一旦決定離開倫斯星團,就要面對冥冥中無數的考驗,星路無垠,時光艱辛,聯邦的奇點引擎技術,最多隻能跨越數百光年的距離,而倫斯星團四周,距離最近的成規模星團,也遠在數萬光年之外,遠航的殖民艦隊,很可能耗費上百年的時間,才能抵達那裡,如此長的時間跨度,任何意外都可能發生。(更新最快最穩定)
星雲院和軍部在這一點上倒是看法一致,那就是如果選擇了逃亡外域,就等於重歷一次文明程序,在倫斯星團這次文明發軔中,三種族佔得上風,再來一次,未必還有這麼好的運氣,淪為弱小的文明或是被敵人滅族,都有可能發生。
在星雲院的十三位倖存終身院士中,有幾位已經明確表態,寧可戰死,也不願離開倫斯星團,艾芸就是其中之一,在這種非常時刻,菲利普院長勸說無果,也只能尊重個人選擇,因為誰也說不清楚,撤走和留守,哪個生存機率更大一些。
泰德五號星空巢基地裡面,上層甲板已被分成數個功能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的最外層,都有一道高腐蝕性的溶液槽環繞,溶液槽的邊緣每隔兩米,都有一架陶瓷材料製成的噴槍,可以把高腐蝕溶液瞬間噴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