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姚靜北返邊疆,這裡的大小家族全都知曉。可太守有意壓制訊息,最後大家不了了之,不再聽聞此人行蹤。
“正是!”姚靜心裡一暖,這時才抱拳行禮。
對於姚光,他們都是很欽佩的。一個邊郡太守,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毅然揮軍。直擊高句麗,揚我大漢之威。
對他的子孫,如果有可能,自然會照顧。可頭頂上公孫家確實目前還沒有任何家族敢於挑戰其權威。
“潁川鍾釗鐘有悔!”他最後抱抱拳。算是見過四位小字輩。
在他們眼裡,包括趙雲,都是比他們要小一些的人物,能夠平輩論交已經很不錯了。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自然會有一定的規矩。除非你已經達到了讓別人需要重視的地步。
很顯然,趙雲與徐庶、關羽都有這個資格,眼前四人目前還需要時間來證實。
“陽竊以為,該北進!”何伯陽目光熊熊:“餘讀遍歷史,發現所有的胡人,都是在弱小狀態下不被漢人重視,才成大患。”
“今日高句麗人,不過區區十多萬,當盡除之。不然,他日又是另一個匈奴與鮮卑。”
確實。從西周以來,北方的少數民族,你方唱罷我登場。
特別是現在已經遠遁漠北的匈奴,蔓延了從春秋到漢朝這麼長的時間,在此之前,還有烽火戲諸侯時就有的犬戎之類的胡人。
趙雲幾人對視一眼,想不到這個看上去並不起眼的何陽敢於率先發言。
不管在什麼場合,第一個出場的,就會受到別人最多的檢驗。
“可我趙家,得到的命令為拔除胡人。”趙齊歡和三人平時關係不錯。涉及到家族利益,當據理力爭。
“我家主為護鮮卑校尉,不是護鮮卑與高句麗校尉。或許在朝廷眼裡,小小的高句麗還不值一提。”
“貿然與他們開戰。打贏了是應盡之義,打輸了我趙家必然受到朝野的口誅筆伐。”
其他三個人目前的家族都在玄菟郡,對於他們來說,最大的威脅就是高句麗人,毋庸置疑,他們肯定要為自己的家族著想。
趙齊歡的聲音越說越大。滿是激憤。他帶幾人過來,是想為護鮮卑校尉此次征伐出力,而不是為玄菟郡來清除障礙的。
“齊歡,稍安勿躁。”趙雲溫和地笑笑:“向兄與表兄還有何話說?”
當領導,在他看來並不難,就是要平衡下面人的意見,一般的時候取中間的道路,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不傷及任何一方。
“子龍公子,召也支援先打高句麗人。”向召一臉堅定,他扭頭看著姚靜:“我玄菟自從姚光老大人罹難以來,連年與高句麗人大小戰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