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盧,以後都會好起來的,就這樣,林森和張香分別開始了重點高中的學習生活,在第一天的開學典禮上,在校長說出歡迎大家開始了同學們的“三年有期徒刑”的時候,不滿16歲的孩子們還沒有領略出此玩笑話背後的深意,就開始了為期7天的軍訓之旅。看著熬曬成黑人的手腳破皮全身散架的孩子們,何芷田和薛筱伍都覺得張香已經用這軍訓的時間調整了心態,可以開始高中學習了,就放心讓兩個孩子應學校的封閉式管理要求住校,實實在在地開始了3年的“監獄”生活。
這所重點高中說是市第一監獄其實是實至名歸的,每個學生必須帶有鋼印相片的校牌,標明自己姓名班級,全校各個大門學生需憑班主任簽字的通行證和校牌通行,沒有班主任簽發的通行證,非教職人員任何人不許出入校門,每天早上5點30分宿舍響起床鈴,然後6點之前必須離開宿舍到教室開始早自習,因為6點宿舍樓準時鎖門,如果有遲到早自習的狀況就會被值周的學長按照校牌上的名字記名扣分,並通報批評。6點50分下早自習,7點鐘開始上第一節課,11點30分中午放學,宿舍樓開門,13點30分到教室上課,17點30分下午放學,18點30分開始上晚自習,22點30分下晚自習,食堂和宿舍只有休息時間開放,其他學生上課的所有時間全部鎖門,整體軍事化封閉管理,整個學校散發出一種緊張的氛圍,能看到學生在校園流動只有早、午、晚飯的時間,總體描述就是從宿舍的小鐵床移動到飯盆前再轉從教室流動回宿舍床的圈形路線,每天週而復始,而且整個校園裡學生都行色匆匆,大家的腳步不約而同地快,雖然不是跑,但完全能稱得上是競走,說也奇怪,並沒有校規要求學生走路要走得這樣快的速度,可是整個校園裡大家都是這樣走,你不走,就會擋住後面走上來的人,新入校的高一新生也就半推半就、自然而然地加快了腳步,最終形成了整個學校裡的快速人口流動規模,這樣馬拉松般的高中生活讓張香有生以來第一次失去了往日的從容。
一向從容的張香對這一切都很是抗拒,張香不懂,為什麼原本學習是一件那樣讓人愉快的事情,跟林森和同學們競技分數是那樣地有趣的事情,可到了這裡,就變得如此機械化和麻木性。被安排得如此嚴密的作息時間裡依舊能看見早上起床鈴響之前就有人在校園裡背誦英語,朗讀課文,晚自習結束之後依舊有人在宿舍、洗手間和床上打手電繼續看書,這所重點高中之所以連年成為狀元府,是因為每年都能有30多名的學生考入清華北大,每年高考放榜之後,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就會被逐個寫在大紅紙上貼滿整個校園,直到下一年新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的大紅紙替代他們,因此進入此重點高中的中考不僅競爭異常激烈,而且也有很多非招生區塊的學生慕名而來,準確地說,進入這所學校的方法有兩種,考取高分或提交高額入校費,而離開這所學校的方法也只有兩種,畢業和開除,不論是以何種方式進入本校,都必須嚴格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和學習秩序,否則一律開除。整間教室裡最奪人眼球的要數一個個碩大且造型詭異的書桌,除了跟普通書桌一樣有四條腿之外,其他地方看起來都很笨重,於整個桌面的三分之二處有兩個翻條,書桌面向座位方向有一個鎖銷,提起它就瞭解了為何書桌顯得的如此笨重,因為所謂的桌堂開口正是三分之二的桌面本身,也就是說要提起桌面才能進出傳統書堂的空間,據說這是為了杜絕學生在老師目光不及處有無助於學習的動作而設計的,其次,就是所有的人桌上都有入學時交的其他費用裡配備的書架兩個,一左一右,在起初張香覺得此物完全不知該如何派上用場,後來隨著堆成山的課本和各類習題集,張香明白了這項其他費用如何成為人手一副的必需品以及桌上緣何留下三分之一的不動面了。進入這樣如繃弦般的氛圍也令同學之間的關係變得很詭異,好像比起人和人之間的志趣相投,更多的是根據其他的外因來相互看待,比如分數,比如名次,比如裝束,比如家世,拼分數的學生用名次來衡量同學,拼裝束的學生用家世來權衡同學,導致學生間兩極分化。
第9章 初來乍到篇八節
對於高中的3年生活算是林森和張香整個學習生涯中最昏天暗地的歲月,由於入學考試中的滑鐵盧使得張香的成績從奧數班滑落後,似乎陷入了斜率為一的直線下滑的跡象,在大家都以為是需要時間適應的新環境問題導致的短期現象的鼓勵安慰中,隨著期中、期末、摸底等各項考試的頻繁上演,相比於林森的穩定,張香的名次成了一種重力墜落趨勢,這讓從未對孩子的成績操過心的何芷田極其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