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4頁

。”

冊封太上皇居太上皇后之後,徒源原想冊封同母弟妹,被姜宛茵給攔了。

姜宛茵派人將皇帝徒淵請了過來。

“兒子給母后請安。”

“皇帝來了。坐吧。”

“母后您著急叫兒子來可是有什麼事?”

“我聽說皇帝要給瑗兒和濤兒晉封。”

“是有這事,十妹和十五弟與兒子是同胞兄弟妹,兒子如今得天幸御極,自當榮及弟妹。”

“母后,可是有什麼不妥?”

“皇帝惦記瑗兒和濤兒,我很高興,只是你卻不能單獨先封他倆。”

“母后……”

“你先聽我說。”

“甄家奉聖夫人還在,甄貴妃伺候陛下三十多年,這情份可不是說斷就能斷的。陛下老了,人越老越念舊。陛下待奉聖夫人和甄貴妃倒地不現同。”

“依我看,陛下是心軟了。”

“明日我就會去太極宮為甄氏方氏趙氏三人請旨,讓陛下放她們出來了。明日皇帝你也隨我去太極宮,給你那幾個兄弟請旨,求陛下寬恕他們。”

“母后,為什麼?”

“若是甄氏也就罷了,看在奉聖夫人的面子上,也不是不可以。可方氏和趙氏……”

將敵人放出來,徒淵一時心裡卻是不願意。

這些年徒淵心裡一直記著姜宛茵教導的話“聖人給的才要,不是聖人給的絕對不能主動去搶。當讓聖人主動給你,那才是真本事。”

這些年徒淵一心孝順聖人,沒敢拉攏朝臣也沒敢收受朝臣的投靠,他手中無權,這些年可沒少受幾個弟弟排擠欺壓。這些事他怕姜宛茵擔心,所以一直沒有讓姜宛茵知道。

“你呀。”

顯然徒淵對老聖人沒有姜宛茵瞭解的得深。

“在父母眼中,兒女不管是犯了什麼錯,永遠都不會是不可饒恕的錯。隨著時間過去,父母總是最先妥協最先饒恕的。當父母的不管兒女做錯了什麼,就算當時再怎麼生氣,過了之後總會自己找理由原諒兒女的。即使是陛下也一樣,因為陛下也是個父親。”

“人越老越容易心軟。就如當年義忠親王之事,老聖人心裡不知後悔過多少次。這些年你在陛下身邊侍奉,就沒聽陛下提起過義忠親王當年的事嗎。”

徒淵沉默了,這些年他可不止一次聽太上皇提起過當年那驚才絕豔的二哥。當年年幼時他也曾見到那個風度翩翩,驚才絕豔的太子二哥。那才是父皇心中理想的儲君理想的繼承人。

想起這些年父皇時常懊悔自責,說是自己毀了當年的太子二哥。

當年他也仰望過太子二哥,也替他惋惜過。

不過若是太子二哥沒死沒被廢,現在他又怎麼會機會登上皇位呢。

“當年義忠親之事,陛下死了三個兒子廢了一個兒子,這喪子之痛除了陛下是旁人不能體會的。如今陛下年老了,心也軟了,如何願意再受喪子之傷。淵兒,如今你也是個父親,你該設身處地易位來想這事。”

徒淵聞言僵了一下,沉默思考,姜宛茵也不打擾他。

過了一許久,徒淵才開口說道:

“多謝母后提醒,是兒子沒想周全。兒子一會隨您去父皇那求旨。”

“你能想明白了就好。陛下怕是早有此意,與其等陛下提出來還不如你先去求旨。陛下年紀大了,更願意看兒子兄友弟恭,所以你該多善待年幼的弟/弟們。”

那怕是做給陛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