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崩、撼、突擊。口訣曰:一寸、二裹、三提、四挎、五戳、六摟、七硬、八摔。 技擊歌訣:上打雲掠點提,中打捱戳擠靠,下打吃根埋根。講求三盤連擊。迸則發,退則穩,身不捨正門,腳不可空存,眼不及一目,拳不打定處。 八極拳技擊講究彼不動,我不動,彼若不動,我以引手誘敵發招,隨即用崩開裹迸之法強開對方之門,貼身暴發,三盤連擊,一招三用,三法,三力,而一舉成功。
技擊原理
八極拳動作剛勁、樸實無華、發力爆猛、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腳震九州”之勢。因此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 八極拳屬於短打拳法、其動作極為剛猛。在技擊手法上講求寸截寸拿、硬打硬開。真正具有一般所述挨、幫、擠、靠、崩、撼之特點。發力於腳跟,行於腰際,貫手指尖,故暴發力極大、極富有技擊之特色。 八極拳以頭足為乾坤,肩膝肘胯為四方,手臂前後兩相對,丹田抱元在中央為創門之意。以意領氣,以氣摧力,三盤六點內外合一,氣勢磅礴,八方發力通身是眼,渾身是手,動則變,變則化,化則靈,其妙無窮。八極拳非常注重攻防技術的練習。在用法上講究";挨、膀、擠、靠";,見縫插針,有隙即鑽,不招不架,見招打招。 八極拳的十大技擊法要求 1)姿勢舒展(十字勁) 2)手腳相隨(眼隨手轉,拳腳齊發) 3)下盤穩固(腿不過襠,腳不離地,無躥蹦、跳躍步法) 4)勁力短快 5)變化突然 6)擁搓代緩(纏絲勁和“擁搓”步法) 7)以氣吹力(吐氣發聲,以聲助勢,以氣催力) 8)剛柔相兼(以“四六”為主,用“擁搓”步法) 9)陰陽頓挫 10)神形兼備 學習要領
拳歌 頭要頂,頸要挺,身要直,胯要坐 動作乾脆,發力剛猛 挨、幫、擠、靠無處不到 拳訣 拳似流星眼似電,腰如蛇形腳如鑽; 閭尾中正神貫頂,剛柔圓活上下連; 體松內固神內斂,滿身輕俐頂頭懸; 陰陽虛實急變化,命意源泉在腰間。 練功要領 一練拙力如瘋魔,二練軟綿封、閉、撥, 三練寸接寸拿寸出入,四練自由架式懶龍臥, 五練心肝膽脾腎,六練筋骨皮肉合。 步法歌訣 意要身正直,十趾抓地牢, 兩膝微下蹲,松胯易擰腰, 兩肘配兩膝,八方任逍遙。 發力要求 始於尾閭,發於項梗。 源泉於腰,發力於腰。 身法要求 意正身直,松肩氣下,外方內圓,含胸拔頂, 抖胯合腰,手腳相合,氣力貫通,三盤連進。 技擊歌訣 上打雲掠點提,中打捱戳擠靠,下打吃根埋根。 身不捨正門,腳不可空存,眼不及一目,拳不打定處。 貼身近發,三盤連擊。 實戰步型要求 弓不弓,馬不馬,丁不丁,八不八。
查拳
簡介
查拳起源於山東冠縣張尹莊(又名一里莊),由回族人查尚義(查密爾)、滑宗岐、武殿璋等人創編並在回民中傳播。據查拳拳譜和歷代繼承人相傳,明朝西域回民查尚義為抗擊倭寇侵略我國沿海,應徵到內地,行至山東冠縣因病療養,當地百姓對這位愛國義士愛戴尊敬,精心護理,他病癒後為感激當地百姓的恩情,遂將周身武藝留傳給冠縣一代人民。從此,當地人民為了紀念他,將查密爾(查尚義)所傳身法武拳命名為“查拳”。 滑宗岐與查尚義為師兄弟。滑宗岐所使架子拳命名為“滑拳”,總稱為“查滑拳”。另查拳譜上有武殿璋創腿拳和滑鏜、滑鉤的記載。如“說腿論乃武殿璋,至今二佰餘年,盤師武爺爸所傳——武殿璋乃西域人。 關於查拳的起源,說法不一。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在明朝末年,倭寇經常侵擾我國東南沿海,明帝命戚繼光為抗倭大將,並詔書天下,聚兵東征,抗倭保國。新疆回族查密爾(尚義),出於愛國,應徵東來抗倭。但是由於路途遙遠,氣候多變,長途跋涉中,經魯西染病。後經當地回族人民的精心照料,逐漸康復。為報答關照之情,查尚義將自己武藝悉心傳授給回族鄉親。他逝世後,人們方便把他傳授的武藝命名為查拳,以資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