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有關天子和臣子的大戰。
李治想讓陸敏之當御史大夫,他們都不會同意。
所以,他們覺得這一戰,他們肯定是能夠取得最終勝利的,難道李治有那個魄力力排眾議嗎?
他不會的。
每個人都這麼想著,所以從早朝開始,每個人都在等待著這一時刻的到來。
他們已經為寂靜到來的暴風雨做好了準備。
可是,早朝陸陸續續的進行著,李治卻沒有一點要說陸敏之事情的意思。
長孫無忌微微凝眉,忍不住撇了一眼許敬宗,許敬宗也正好向他這邊撇了過來,兩人顯然都有點等不及,有點摸不透李治什麼意思。
難道他根本就沒有讓許敬宗當御史大夫的意思?
早朝已經進行了一大半,而就在這個時候,李治突然說起了兵部的事情。
“聽聞前線的糧草有一次沒有備好,陸愛卿,此事可有啊?”
眾人一愣,沒有想到李治會突然提及此事,李治開口後,陸洪連忙站了出來,道:“聖上,確有這麼一次,不過當時情況特殊,主要還是戶部的糧草沒能及時供應……”
陸洪嘀嘀咕咕的解釋了一通,李治聽完點點頭,道:“也就是說有了,你作為兵部尚書,有負責為前方戰士籌集糧草在職責,你知道因為你的疏忽,前方戰士損失多麼慘重嗎?”
陸洪有點懵,糧草這事,那有那麼恰好的,早幾天晚幾天都有可能嘛,李治則不是明顯找事嘛。
他的心裡很不痛快,特別的不痛快。
如果真是自己做錯了,李治訓斥他也就訓斥了,他認,可這次並非是他的錯啊,李治怎麼抓住他一人訓斥?
可就算他心裡不痛快,此時面對這種情況,卻也無可奈何,只能低下頭任憑李治訓斥,不時的還要說一句臣錯了之類的。
這樣等李治訓斥完後,突然說道:“既然知道錯了,就要受罰,以後就當個兵部侍郎吧。”
愕然,陸洪十分的愕然,怎麼就因為一點小事,李治就把他給貶了?
從兵部尚書變成了兵部侍郎,這落差還真的挺大的。
陸洪有點受不了,也可無可奈何。
而就在李治說完這話之後,許敬宗神色頓時一喜,因為這個陸洪是長孫無忌的人,李治把陸洪給貶了,豈不是就等於削弱了長孫無忌的勢力?
這對武昭儀來說可是大好事。
可長孫無忌卻是凝眉,不喜,那陸洪也沒有犯太大的錯,怎麼李治就把他給貶了?
兵部是一個很重要的部門,他一直都有佈局,可如今陸洪被貶,這兵部尚書又空缺了。
李治到底想做什麼?
長孫無忌有一種很不祥的預感,但目前的情況是,不管這種預感如何,他必須儘快想辦法找人頂上兵部尚書這個缺才行,兵部比御史大夫這個位置還要重要,怎麼能便宜了其他人?
不過在找人頂上之前,他得幫陸洪說幾句話。
“聖上,陸大人之過很小,而且也並未影響大局,還請聖上三思,收回成命。”長孫無忌作為陸洪的靠山,這個時候肯定是要幫陸洪說幾句的,不然可就要寒了人心。
長孫無忌剛開口,李治頓時就呵呵了一聲:“沒有影響大局?可是卻讓我大唐將士因此而傷亡不少,如果出現了這種事情也不接受懲罰的話,那我大唐還如何強盛,朕又如何服眾?”
李治把事情給說的有點誇張,其實也就只是一點小事,可是被他這麼一說,倒是誰也不敢把這個當小事看待了。
長孫無忌欲言又止,如此幾番之後,只能嘆息一聲,接著道:“聖上,陸洪退居兵部侍郎,這兵部尚書的位置就空缺下來了,臣推薦……”
既然幫陸洪求情沒用,那他就只能再找一個人了,好在他這邊人才不少,找一個能夠勝任兵部尚書的人,好像也不是什麼難事。
而就在長孫無忌這麼說著,還沒有說完的時候,許敬宗突然站了出來,道:“聖上,臣覺得兵部尚書這個位置,暫時不易過早確定……”
許敬宗這邊,一時半會找不到可以代替的人,所以,他希望這個位置暫時擱淺,等他跟武昭儀商量之後,再行定奪。
許敬宗搶了長孫無忌的話,這讓長孫無忌十分的生氣,在這朝堂之上,還從來沒有人敢這樣對他。
不過,就在長孫無忌準備發怒之前,許敬宗的話也還沒有說完的時候,李治突然開口道:“兵部尚書,朕已經有人選了,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