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倆走的可都是一樣的沙石灘呀!”丁汝昌道。
“您的腳底板真夠硬的。”
“比草鞋是結實多了。”
“簡直像牛皮一樣!”
“這是練出來的,哈哈哈……”
丁汝昌放聲大笑。
“太可怕了!”袁世凱瞟了一眼提督的腳掌,毫無顧忌地說道。
“紈絝子弟!”丁汝昌心裡又唸叨了一遍。
丁汝昌忽然羨慕起袁世凱來。這個無官銜的二十四歲的年輕人,是河南項城縣名門望族的後代;而丁汝昌出身於安徽廬江的貧農家庭,從淮軍的一個士卒,經歷千難萬險才升為將領。恰似由小夥計熬成大公司經理的人,對華貴之家出身的新職員的成長環境,往往會驀地生出一種妒忌之感。
他把腳放到沙灘上,端詳袁世凱的臉。
“您怎麼了?”袁世凱問。
“讓你看了這麼半天的腳底板,怪不好意思的!”
“不好意思?您這是說到哪兒去啦……鍛鍊是件好事嘛!要知道有今天,我也在山野裡打赤腳,練一練腳底板了。”
“現在也為時不晚。”
“對……我這就開始練。”
“隨你的便。”丁汝昌喃喃說道。
他並不是存心練出腳底板的。生在貧困家庭裡,少年時代的丁汝昌從來沒穿過鞋。投身軍旅也是為了餬口。那年月,當兵的都是吃不上飯的人。
也許比乞丐好些吧!人們常常是抱著這種心情從軍的。丁汝昌與眾不同的,大概就在於胸懷大志。他有一種志向:不管怎樣,當了兵就要在這個世界上做一番事業。
在大都是失業者稟性計程車卒當中,稍稍正經些,顯露頭角並不困難。甚至可以說,平平常常地幹兩下就會引人注目。
丁汝昌是劉銘傳的部下,曾討伐過捻軍。劉銘傳是李鴻章建立的“淮軍”的將領。
捻軍,是在河南、安徽、山東一帶造反的起義軍,好像與南方的太平天國相呼應似的。所謂捻,有拉幫結夥之意,最初產生於農村共同體之中,是行俠仗義的集團,與私販當時屬於專賣的鹽有關。若是幹非法營生,就變成自衛的武裝。發生災荒時,這種武裝集團便揭竿而起。蒙古族出身的將領僧格林沁率騎兵與捻軍作戰,慘遭大敗。
▲虹橋▲書吧▲BOOK。▲
第5節:提督與青年(2)
如此強大的起義軍,被李鴻章採取分割作戰,終於土崩瓦解。朝廷軍的骨幹是淮軍。丁汝昌在討伐捻軍中立了功,從下級軍官升為中堅軍官,進而躋身於高階將領之列。
“因為那傢伙識文斷字啊!”昔日的夥伴們半帶妒意地說。的確,丁汝昌很好學,不僅在少年時代,從軍以後也孜孜不倦地學習。
然而,最幸運的恐怕是他當上清軍中為數甚少的水師將領。他的出生地廬江縣是水鄉澤國,他從小熟悉水,船就好似鞋子。升為高階將領以後,他被調到水師。在陸軍中,人才濟濟,是難以超群出眾的,但海軍方面競爭者就不多了。
僅僅是幸運嗎?
不,我自己努力了!
丁汝昌常常這樣自問自答。他以重金僱用通曉外國語的幕僚,翻譯有關海軍的書籍,努力吸取新知識。關於海軍的知識,他被公認為首屈一指。
但出類拔萃也是一種苦惱。對於海軍的事情,連一個水平相當的談論對手也沒有。不被人理解是苦惱的。
丁汝昌閉上眼睛,又回想起歐洲之行的種種場面——霧茫茫的倫敦街道,巴黎的凱旋門,柏林的歌劇……還不到一年的時間,所以記憶猶新。他是奉李鴻章之命,前往英國購買軍艦,並考察法、德兩國的海軍。
丁汝昌睜開眼睛。
雲霧濛濛,隱約看見停泊在海上的大清艦隊。那裡有他搭乘而來的軍艦“威遠”號,運載兵員的招商局的“鎮東”號和“日新”號,還有裝運武器彈藥的“泰安”號……
“真可謂威風凜凜呀!”袁世凱說。
“差遠啦!”丁汝昌應道,仍眺望著船隊的暗影。
“噢?如此還……”
“同英國水師相比,我們的艦隊簡直是玩具!”
丁汝昌站起身,環視四周,他要選定登陸地點。
“我做點兒什麼呢?”袁世凱問。
“我沒打算叫你做什麼……只是想讓你多知道些海軍的情況。”
“多知道些海軍的情況?”
“必須讓大人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