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能的大智慧證悟的層次對普通人來講太深了,陽春白雪,招來更多的不理解,尤其是“風動”、“幡動”、“心動”的證悟。再比如:“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邪正俱打卻,菩提性宛然”。一般人看來將“邪”的“不用”、“打卻”還有道理,為什麼把“正”的也要“不用”、“打卻”呢?人們不理解,“邪正”一對極性觀念是我們這個極性層次中的認識,“正”是相對“邪”的前提而稱為“正”,說“正”時“邪”在其中。我們習慣於極性的思維,體會不出其中的機制,陷入“所知”中而障蔽。六祖超越了極性比量的思維羈絆,進入了非極性現量的境地,回顧“正邪”的極性觀念正是障礙“清淨”、“菩提”顯現的烏雲。同樣,老子的“天地不仁”、“聖人不仁”的“不仁”表達正類於此。我們要正確理解智者的這種意境,不要以已度人,俗言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正是說這種有限認識的危害性。對聖賢的見地,越是我們不能理解的東西,越是感到“荒唐”的東西,我們愈要鞭策我們的愚昧與無知,切忌想當然地亂說一通,貽害後學。有學者看到惠能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的證悟表達,他自然習慣而輕率的下了一個否定的結論。他哪裡知道惠能認識的深層次呢?!他怎麼能領悟惠能所證得的境界呢?!他怎麼能知道這幾句話裡包含著深邃的智慧呢?!正因為我們的無知無證,才有我們不負責任的亂批亂點,這是現在將來學人應該注意的地方。

一切極性的事物推到無窮、無量、無限時,才體現出非極性的屬性。只有非極性的狀態才有真正的平等,絕對的平等。極性的事物談不上絕對的平等,只有相對的平等。因為極性的事物把道的非極性的絕對平等轉化為兩極互補的屬性之中。互為存在前提的兩極,它們相對的平等只能在各自功能的充分體現中得到實現。在極性的世界中,非極性的絕對平等,只能透過極性事物的極性運動週期的無限延伸,才能顯示出來。天地是極性世界的總名稱,也是極性世界無數極性事物的總合。所以,天地體現著非極性的屬性。天地是極性事物無限的表達。天地的“不仁”,成為無條件、無區別、無對待(無極性)的大慈大悲。《涅槃經》曰:“云何名為舍慈得慈?善男子,慈名世諦,菩薩摩訶薩舍世諦慈,得第一義慈,第一義慈不從緣得。複次云何舍慈得慈,慈若可舍,名凡夫慈,慈若可得,即名菩薩無緣之慈。……亦舍聲聞緣覺之慈,得菩薩無緣之慈,不見他持,不見持戒,不見破戒,雖自見悲,不見眾生,雖有苦受,不見受者。何以故?以修第一真實義故。”佛家常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無條件、無區別、無對待(無極性)的“天地不仁”。道的屬性是無私、無慾、無為、自然;天地體現道的這種屬性,表現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平等一如性上,這正是佛陀講的“第一真實義”。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效法道和天地的無區分,無對待,無為自然的屬性。得道的聖人也是沒有分別,體現了道的無私無慾。你對某個人或某些人施仁,那必然對應著對另一個或另一些人的不仁或不太仁。如果你對每一個人都是某一種對待時,那就談不上仁與不仁了。同樣,聖人對百姓“仁”了,肯定有一個聖人對百姓的“不仁”存在,才有這個“仁”。如果是沒有那個“不仁”存在,就談不上這個“仁”了。所以“聖人不仁”,也包含著聖人不存在“仁”的極性概念。沒有這個仁與不仁,把老百姓都當“芻狗”,這是平等一如的另一種表達。這和佛陀在《金剛經》中講的內容類似。“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佛陀的大慈悲要救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這在我們看來是“大仁”了,但在佛陀的境界,從實相本體的非極性來看,實無兩相極性眾生的存在,故言“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因為佛陀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聖者站在無四相的非極性境界,而我們卻在四相具全的極性層次。在我們的層次,認為救度一切眾生成佛是莫大的慈悲和仁德,但在破了四相的佛陀的層次來看,這種極性層次的仁德和慈悲,不是非極性無念、無住究竟一相的屬性,有“我”度了一切“眾生”的觀念,就落入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極性圈套。在凡夫看來是仁德之舉,在聖境看卻非第一義諦。老子要人們效法這種天地的“不仁”和聖人的“ 不仁”,要人們大公無私,無分別,無執著,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平等一如,才能體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