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成了香餑餑,水漲船高,誰都要來討好,誰都要來巴結。
曹皇后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地位優勢,天然就有了一些選擇權與決定權,誰孝順,誰對她這個皇后好,那曹皇后自然就會選擇誰,也就是多多在皇帝面前為那個孝順的人說好話。
“韓相當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本宮多謝韓相指點之情。”曹皇后已然被韓琦說動。
“這都是老臣應該做的。”韓琦躬身行禮。
“還請韓相再指點一二,教本宮如何做成此事。”曹皇后開口說道。
“娘娘不必急切,老臣自然會把此事上書陛下說清道明,娘娘只需要在平時與陛下多說此事即可,世間之事總是難以預料的,不說備選,也怕有個天災人禍的萬一,多一個人為皇子,便是最為保險妥當,若是有了那萬一,失了一人,也至少還有一人,多多益善。”
韓琦就是讓皇后千方百計去勸趙禎多立皇子,緣由道理很多,連天災人禍都是其中之一。意思就是怕只有一個皇子,萬一這個皇子在關鍵時候發生意外怎麼辦?這種事情曹皇后與老皇帝都經歷三次了,就是怕趙宗實萬一死了怎麼辦?那自然得多立一個皇子,有備無患。而且,多多益善,人越多,競爭之下,也知道哪個是最優秀的,這才是真正選繼承人的最佳辦法。
“本宮明白了,再謝韓相提點。”曹皇后徹底被說動了,不是什麼有備無患,就是要一個水漲船高,也為未來做打算。有了競爭,以後選出哪個真正的太子,曹皇后也好施加恩惠與他,讓他對自己知恩圖報,這就是為未來當太后做打算了。
這話雖然不能說出來,也不能讓別人知道自己有這種想法。但是這就是現實,不可避免的現實。
總不能以後成了太后,真的就成了一個沒人管、沒人看、沒人在意的孤寡老人了。
歷史上,曹皇后為了這一點,哪怕是趙宗實登基了,她也一直藏著皇帝的玉璽大印以及宮內的許多鑰匙等物,不肯交出來給趙宗實。可見曹皇后其實也還是貪戀一些東西的,說是貪戀權勢也不為過。
為了這事,登基後的趙宗實與曹皇后,還明爭暗鬥打過一段時間的擂臺。
如今韓琦之語,正中下懷。
韓琦也知道自己今日之事成了,躬身告辭。
早了近兩年得封皇子的趙宗實,哪裡想到自己昨日一番抬舉甘奇的言語,會給自己帶來無妄之災。
韓琦,依舊是那個韓琦,手段依舊高明非常。從龍之功,本該是甘奇等著拿的。如今韓琦要讓甘奇拿不到,要自己拿到。
如今是仁宗朝,若是真的一旦換了一個皇帝,有了從龍之功的韓琦,甘奇又成了螻蟻,興許在新朝未定之時,隨隨便便就可以把甘奇趕出朝堂。
韓琦,也是被逼無奈了。成了御史大夫的甘奇,到處與人說要跟他死磕到底的時候,韓琦其實是就看懂了甘奇為何這麼做。甘奇是名利雙收,不畏權貴,清流大名,他都到手了。
被碰瓷了的韓琦,仁宗皇帝之下,輕易還真不就敢動剛立大功的甘奇,檯面下的手段,檯面上的手段,韓琦真的有點無奈。
無奈之下,不得不出此一計,給甘奇來個釜底抽薪。
韓琦,幾十歲的人了,朝堂上沉沉浮浮,這點耐心還是有的。
表面上不動聲色,暗地裡卻是如此高明。
大早上的甘奇,也在收集著韓琦的罪證,慶曆元年兵敗,水洛城修建之事,諸如此類,不過都是明面上的事情,老皇帝都是知道的。其中還有一件,就是韓琦大修老家園林晝錦堂,花費甚巨,這件事情許多人也早就知道了,只是無人去說。
但是甘奇就是要舊事重提,這些東西,不是為了直接扳倒韓琦,就是要在朝堂上噁心韓琦,表達自己與韓琦勢不兩立的態度。
晝錦堂之事,更是要大書特書,罵韓琦一個狗血淋頭。
宋朝就有一點好,言官可以敞開罵,想怎麼罵就怎麼罵,罵錯了都是無罪的。
甘奇準備只要朝會,他就要罵韓琦,大到韓琦處理的任何一件國事,小到芝麻綠豆的事情,甘奇都要罵。
上朝必罵。誰來勸也不好使。
打擊韓琦的形象,也是打擊韓琦的勢力,大官要做事,就必須要小官來奔走。韓琦這麼多年凝聚起來的人心,之前商稅之事損失慘重了一次,甘奇還要進一步予以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