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此,觀音婢你看看燕貞傳回來的信。”
李老二聽到長孫皇后也同樣想不起那天秦楓說的內容,頓時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然後把手中的信件遞給了李老二。
“這!南海有燕貞當初過來的船?!”
長孫皇后看完手中的信件,頓時驚訝的看著李世民。
“朕也不知道,信中並沒有寫明。”
李老二接過長孫皇后遞回來的信件,又看了一遍後放回到桌面上。
“陛下…打算怎麼辦?”
長孫皇后沒去提及記憶模糊的事,她知道肯定有什麼未知的事情發生了,李燕貞的信也證實著真的有什麼未知的事發生了,一臉沉重的問起李老二後面的打算。
“如今朝堂安穩,四夷臣服,雖然出現了阿史那結社率跟阿史那賀羅鶻的叛亂,但只要嗣昌跟楓兒他們能撤回來便也不足為懼了。”
“我也已經做好了安排,等來年春暖花開,由藥師、叔寶、嗣昌他們領兵前去征伐,有他們幾人在,阿史那結社率他們已經不足為懼。”
“所以朕便想讓承乾監國,玄齡、克明、玄成三人輔助其處理朝政,知節跟承範(任城王李道宗)鎮守長安跟洛陽兩地,而朕則親自南下,朕想親自去看看那艘船。”
李老二看著長孫皇后說道。
“陛下親自南下也好,不過陛下出巡攜帶車馬眾多,怕是一時半刻的不好安排吧。”
長孫皇后聽完點點頭繼續說道。
“無妨,雖然楓兒規劃的路線還沒送來,不過左右都得經過揚州,朕可先到東都洛陽,等到運河冰面化開,再乘五牙大艦直下揚州,在揚州換乘大唐寶船,牛秀那邊的旗艦寶船可是能載數千人,有此寶船,朕帶不帶車馬都無所謂了。”
李老二開啟桌面上的輿圖,規劃著自己南下的路線。
“不知何日啟程?妾身可否隨行?上次急衝衝的去嶺南,一路上都沒好好看過沿途風景呢。”
長孫皇后聽完李老二的規劃點點頭,也想跟著南下,整日待在這深宮大院裡實在有些無聊跟壓抑了。
“明日開始讓人準備吧,半月後啟程。另外你想去便去,楊妃她們幾個你也去問問吧,後宮隨行人員你來安排。”
“另外…你也去問問阿耶,看他要不要一起去。”
李老二想了想同意了下來,說到後面,想起已經有所緩和的父子關係,便又開口說道。
“好,明日我去請安的時候我就去問問阿耶。”
長孫皇后點點頭應道。
接下來的數日裡,朝堂裡為了李老二這次南下跟秦楓放棄東行起了各種爭執,但都被李老二壓了下去,魏徵等幾人看出了李老二是下了決心要南下,且後面也知道了緣由後,便也主動開始安排起南下的各種事宜。
說回漠河這邊,在經歷了數次僕骨部落軍隊的小規模突然襲擊後,柴紹終於是等到了秦楓隊伍的歸來。
“柴叔,辛苦你們了。”
經歷了近二十天的急行軍,秦楓的隊伍在十月底回到了漠河跟柴紹匯合。
“哈哈,無妨,左右不過是一些騷擾,想徹底困死我們結社率他們還做不到。”
柴紹看著瘦了不少的秦楓他們幾人,笑著擺擺手說道。
“我之前的信您看了嗎?我不打算直接回葦澤關了,我打算從幽州進長城。”
“看了,南海那邊確定有糧種?”
“有,燕貞來時的船就在南海,但具體的事宜我現在還不能告訴您,還得去到那船上我才知道該怎麼告訴您跟陛下他們。”
“涉及...?”
“嗯。”
“好,我知道了,也不問了,過幾日叔寶率領的隊伍到了後,我們就撤。”
兩人這一番對話,柴紹也聽出了南海的船涉及到一些神秘存在,不是他現在能知道的,也就不再多問。
“老爹也來了?”
“嗯,叔寶接了陛下旨意帶了三萬騎兵到葦澤關支援,幾日前信使傳來訊息,他率領著一萬五騎兵帶著乾糧過來支援了,等匯合後我們就撤,有近兩萬的騎兵在,也不用再擔心路上被僕骨的騎兵襲擊了。”
秦楓聽完點點頭,沒再多說,回去安排蘇烈他們了。
距離柴紹他們大營西北方向二百多里處,幾萬僕骨的騎兵跟牧奴就駐紮在這裡。
“那秦家小兒撤回到柴紹那裡了?”
一個營帳內,鄭家五爺鄭銳看著阿史那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