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唐儉還在執失思力處盡力的周旋勸降著,李世績跟柴紹等人也已經分成三股大軍深入草原征服那些薛延陀的部落。
而朔方城裡的李靖則除了安排軍中匠人構建雲梯等攻城器械外,就沒再過多動作了,他在等,等秦瓊跟吐谷渾的大軍到來,也在等草原飄起大雪。
襄城裡的突利跟義成也在等,他們在等草原上那些歸順他們的中小型部落到來。
整個草原此刻陷入在一種詭秘的平靜狀態。
松洲城外靠近吐谷渾的三十里處,秦瓊的大營便駐紮在這邊的邊城裡,這座邊城並不大,原本的人口也不多。
但是所處位置卻是十分特殊,此城處在吐谷渾、突厥、大唐三方勢力的邊境處,是松洲城的前置衛城之一,故而被秦瓊選做大營。
吐谷渾的兵馬跟牛羊不斷的匯聚到了這座小小的邊城,隨著他們的匯聚,這座邊城終於是無法收納下這些牛羊跟吐谷渾兵馬了。
“知節、敬德,現在吐谷渾的兵馬已經大部分匯聚過來了,我想讓爾二人帶領著麾下的三萬五千人跟著六萬吐谷渾兵馬前往朔方聽從藥師的調遣,我則留在這邊鎮守,汝二人可有異議?”
秦瓊對著程咬金跟尉遲恭說道。
“好,我二人明日就帶隊出發,不過二哥你只留下五千兵馬,是否少了些,不如留下一萬人如何?”
程咬金跟尉遲恭也知道李靖那邊的壓力,故而沒有反對,但是覺得秦瓊只留下五千人有些少了。
“我這邊留下五千人馬夠了,吐谷渾的王子跟六萬大軍都隨你們去了朔方,那麼整個吐谷渾便沒多少兵馬了。更何況松洲城就在身後三十里,城裡還有一萬八千守軍,若有需要我自然會調撥那邊的大軍支援。”
秦瓊拒絕了留下一萬人的想法,他知道吐谷渾既然答應出兵,便不會出爾反爾趁這時候來劫掠大唐,更何況他們在王帳還有個暗子孫治平,若是慕容伏允真有異心,他也能第一時間做出應對退守松洲城。
程咬金跟尉遲恭斟酌了下後,點頭同意了秦瓊的安排。
“爾等二人一路上也要多留意慕容順跟那個大頭領穆贊,若是吐谷渾有異心的話,他們二人路上肯定會有所動作。若有所察覺儘快去信給藥師,讓他那安排好等到汝等一到朔方,便拿下這些人馬,莫給他們攪亂戰場的機會。”
秦瓊鄭重的叮囑道。
“哥哥放心,吾等知曉。仁貴他們那些小子呢?都留下來?”
程咬金問道。
“仁貴那六百人留下百人吧,其他的都隨你們過去,仁貴那小子你也帶上,幫我好好照看著點,那小子是個可造之材,這次若有機會,助他博個六七的品官身吧。”
秦瓊想了想後,對著程咬金說道。
“好。”
程咬金說道。
“嗯,你們下去安排吧。”
隔日,整個西路大軍加上六萬吐谷渾兵馬及一大批牛羊浩浩蕩蕩的朝著朔方出發,秦瓊站在邊城那低矮的城門樓上看著大軍走遠,招呼著身邊的秦歷就下了城樓。
“密切關注慕容伏允部落的動作,若有出兵跡象及時來報。”
秦瓊對著秦歷吩咐道。
“喏。”
秦歷領命的應道。
松洲城西南方有一條山道,名曰積石山道,此路是連線著大唐跟吐蕃的一條重要道路,積石山以東便是松洲城地界,往西除了能到達吐蕃外,則還有吐谷渾的天柱王部落。
就在秦瓊的大軍出發前往朔方的時候,天柱王的部落也迎來了一支攜帶了重禮的唐人商隊,領頭的是個短鬚的中年文士,其氣質一看就是個讀書人而不是一個商人。此人來到天柱王的部落後便送出了多份大禮,得到了面見天柱王的機會。
“唐人,你不懼高寒跟吐蕃的詛咒穿過積石山道來到我的部落送上重禮只為求見本王,是有事相求本王吧,直說吧,本王不懂你唐人那套。”
天柱王坐在上首看著下方的中年文士。
“呵呵,天柱王閣下,吾奉吾家主人之命前來,是有一樁天大生意要與天柱王閣下商談,作為誠意,某這次帶來的所有東西都可以無償的送給天柱王閣下。”
中年文士開口回道,說完還左右看了看帳中的其他人,其眼神的含義就是想讓天柱王屏退這些人。
“呵呵,唐人,本王收下了你的禮物,你們都下去準備宴席吧。”
天柱王看懂了這人的意思,屏退了帳中的侍從,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