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人,咱們皇上變了,變得放棄尊嚴面子,捨棄先祖聖賢傳承下來的規章制度,向卑賤轉型。
這可是亡國之兆,行敗亡之路啊!
我等皆是臣子,一旦逢迎皇上犯下此等滔天大罪,勢必遺臭萬年,死亦無顏見先人,悲乎哀哉!”
魏徵沐陽行走在眾臣當中,悲天憫人的勸告,鼓動眾臣放棄此行。
其實魏徵的作為也沒錯。
一面是維護先輩先賢尊威,遵循古制,做孝子,不得不這麼做。
一面是認可了王浪軍的革新大計,勸諫李二行得正坐得端,從自身出發,找出問題根源給王浪軍一個交代,方可解除危機。
須知李二再次包庇自己人李恪,大事化小,沒有追究李恪謀朝篡位的死罪,裝作不過問,讓宗人府從輕發落了。
原本這沒什麼。
畢竟李恪是李二的親兒子,李二維護兒子沒什麼過錯。
但李二就這麼打發了這場謀朝篡位的動亂,也就放過了內鬼勢力一干人等,後患無窮啊!
這才是魏徵死諫李二行公正嚴明,給王浪軍一個交代,合作雙贏的原因。
可惜李二早有猜疑,不讓魏徵把話說開,掩蓋事實。
其實李二對楊妃的感情,也就是李恪的生母的情感,以及干係到前朝投效李唐的大臣的支援,不敢觸動這塊禁忌。
特別是在這個關鍵眼上,內亂不起。
李二承受不了內亂不止,無法凝聚人心戰力,與王浪軍合作平亂,重掌乾坤,覬覦天書傳承奔仙途的目的。
在李二看來,水至清則無魚。
這樣做,給了眾臣一個臺階下,不為犯下大錯,在王浪軍搜刮財物罪行的行動當中,擔心李二追究下來滿門抄斬,從而與五姓七望一樣魚死網破。
這是李二不堪重負,不能承受的動亂。
加上李二為了個人私情,才沒有追究李恪的罪行。
這就與魏徵等人鬧出誤會了。
繞是如此,眾臣還是偏向古制,仇視王浪軍,帶著一腔的憤恨,相互商討著抵達行宮。
遙見王浪軍坐在行宮之巔的涼亭裡與倆公主敘話的景象,紛紛求見。
“王浪軍,你把我等整成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尊容,是何居心?”
“你王浪軍把長安城鬧的滿城風雨,還有臉躲起來享樂,害人害己嗎?”
“臭名遠揚的王浪軍,你的新政大計好要不要實行天下啊?”
眾臣各執一詞,刺激王浪軍的神經求見,激將法,以進為退,伺機而動。
王浪軍始終沒有答話。
急得倆公主分向走到欄杆處,俯瞰著下方的眾臣說道:“各位大人,郎君說只看結果!”
“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各位大人還是去執行郎君的新政大計吧!
以事實說話!”
倆公主傳話,眾臣扎心了?
天殺的王浪軍,把我們整成和尚,不但不給個說法,還玩閉門羹,使喚下人的戲碼,太可恨了!
沒這麼欺負,羞辱人的?
滾下來,看我打不屎你?
眾臣敢想不敢言,恨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