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部分

李林甫沉吟一下,方道:“李清雖然擅自殺死吐蕃贊普,但其奪取石堡城有功,可功過相抵,不予追究,但豆盧軍將士卻千里奔襲有功,應和隴右將士一併賞之。”

“陛下,臣認為不妥!”說話的是皇甫惟明,只見他沉聲道:“作為河西節度下一軍,豆盧軍應服從全域性指揮,統一調配才是,但他們這次行動卻是私自出兵,並無事先通告於我,更擅自殺死吐蕃贊普,導致吐蕃軍銜恨出擊,使我前軍傷亡慘重,而且他們窺視一旁卻不來相救,他們奪取石堡城也是站在我隴右無數將士的屍骨之上,若此等行為也要表彰,勢必會助長其他諸軍也不服指揮,個個擅自而為,皇上,臣贊成陳相國之言,應予嚴懲,不過,他現在代理隴右軍務,可待臣回去後再行處置。”

按理,李清是太子黨人,皇甫惟明應大力推薦才是,但現在似乎倒了個,他極力貶斥李清,反倒是李林甫替李清說話,似乎有點滑稽,但這就是人性,皇甫惟明必須推卸掉諸直廉戰死的責任,他不容太子黨中有威脅自己地位地人出現,他與王忠嗣交惡也是出於這個原因,至於太子的大計,他心中有數,明天就是新年了,就算李隆基真要罷免李清,也是半個月之後地事,那時大事已濟。

而李林甫卻反其道行之,借力打力,這樣一來,太子黨內部必然會發生分歧,太子一倒,太子黨也就分崩離析。

這時,李隆基卻開口了,他淡淡道:“此事朕自有考慮,過了新年再說,到是皇甫有功於社稷,不可不封賞,皇甫惟明聽封!”

皇甫惟明起身跪倒在地,“臣在!”

李隆基眼中閃過一抹殺機,他微微一笑道:“朕加封你為冠軍大將軍,校檢鴻臚寺卿,食邑一千戶,欽此!”

第一百八十七章 初遇安祿山

甫惟明的述職足足進行近兩個時辰,按原計劃,後面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的述職,職推延到新年後,又過了半個時辰,李隆基精神略緩,又回到御書房,李林甫還等候在這裡,明日便是新年,作為一國之自己的臣民們表示點什麼。

御書房已經通風換了氣,空氣變得清新而充滿暖意,窗臺上放了幾盆枝蔓遒勁的臘梅,房間裡瀰漫著淡淡的幽香,不時傳來木炭燒爆的‘劈啪’聲,炸起一串火星。

李隆基隨意翻看著桌案上的奏摺,淡淡笑道:“朕雖住在鬧市,卻絲毫不知百姓生計,說來也是慚愧,眼看明日便是新年,朕就想問問相國,我長安米價現在是幾何?”

李林甫仰頭看著天花板,半天沒有說話,他每日忙於朝廷雜事和陰謀算計,對一般百姓的柴米油鹽卻從未放在心上,皇上忽然問出此話,著實讓他為難,可總不能讓他效仿西漢陳平,言凡事各有所專,相國不管瑣事吧!

“這個,臣也不知。

他的坦率卻讓李隆基有了好感,不由笑道:“是朕問得不妥,此事哪能問相國,不妨事,朕找人問一問便是。”

“皇上,老奴倒知道。”

一旁垂手而立的高力士笑著介面道:“老奴每日回家總要和老妻唸叨幾句,這米價倒是略知一二。”

“哦!你說來聽聽,現在我長安米價幾何?”李隆基卓有興趣地問道。

高力士想了想,小心翼翼道:“臘八節時每鬥四十五錢,這兩天已經漲到五十五錢。”

“五十五錢!”

李隆基暗暗吃了一驚,天寶初年不過鬥米十錢,這才五年時間,便長了五倍,米是物價的風向標,別的東西不問也必然是同樣暴漲,可這兩年新鑄造的銅錢卻比開元時減了一成,應該是錢貴米賤才是,怎麼反其道行之,他不由看了看李林甫,希望從他那裡得到答案。

雖然不知道米價幾何,但米價上漲的原因李林甫卻非常清楚,其實就是土地兼併日趨嚴重,從每年戶部報來資料便可看出,有地農民越來越少,別人不說,就是他自己在京兆地區的糧田便有二千傾之多,奴婢更是不計其數,家中存糧已過萬石。

那些王公貴族更是肆無忌憚圈地,而且不交一分稅賦,朝廷租賦越來越少,拿不出糧食平抑物價,米價當然要暴漲。

這一切他心中明明白白,他能說嗎?高祖定均田制時就留下了永業田准許買賣的口子,他不相信李隆基不知道,況且,他也是這個利益集團中的一員,他怎麼可能去損害自身的利益呢?

一切苦難都讓那些平頭小百姓去承擔吧!

高力士見他沉思不語,便笑笑替他解圍道:“想必是過新年的緣故,家家戶戶都忙著儲米,導致米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