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一樣默契。管仲統領的軍隊,所以能夠號令天下,就是這個道理。”
穆公說:“如果像先生所說的這樣,就可以爭霸天下了嗎?”
蹇叔說:“還不行。要爭霸天下有三戒:不要貪心,不要憤怒,不要急躁。貪心就會失去更多,憤怒就會帶來很多後患,急躁就會不冷靜。量力而行,不能貪多嚼不難。知己知彼,就不會控制不住情緒。斟酌輕重緩急,就不會急躁。君能戒此三者,就離霸業不遠了。”
穆公說:“太好了!請你為我斟酌今日的緩急。”
蹇叔說:“秦國地處西戎,這是造成禍福的起因。齊桓公老了,霸業也快到頭了。君應該撫慰人民,以便讓諸戎服氣,對於不服者則*之。諸戎都服氣了,然後招兵買馬養精蓄銳等待中原發生變化,繼承齊國稱霸時的事業,廣泛施以德義。您即便是不想稱霸也不行啊!”
穆公大喜:“寡人得到二為老前輩,真是庶民的服氣啊!”
於是封蹇叔為右庶長,百里奚為左庶長,都是位列上卿,稱他們為“二相”。並封白乙丙為大夫。自從二相管理朝政,立法教民,興利除害,秦國大治。
聰明的魯連
聰明的魯連
齊國有個雄辯的演說家,名字叫田巴。此人生就一張鐵嘴,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在徂丘、稷下一帶發表演說,同人辯論,沒有一個人是他的對手。
他可以把歷史上的春秋五霸統統貶斥得一錢不值,把完全不同的東西說成一模一樣。那張擅長詭辯術的如簧巧舌,簡直是一把所向無敵的寶劍。
有個名叫徐劫的人,有個能言善辯的學生魯連,只有12歲,聽說田巴的赫赫聲名,心裡很是不服氣。一天,他對徐劫說:“老師,我想去同田巴辯論一番,好讓他不要再搖唇鼓舌,瞎吹牛皮,好不好?”
徐劫看了看魯連,搖搖頭說:“你這小小年紀,行嗎?”
魯連昂起頭,拍拍胸說:“行,一定行!”
徐劫見到田巴便說:“我有個學生,才12歲,卻是一匹千里駒,後生可畏,能不能向您請教一番啊?”
田巴微微撇了一下嘴巴,露出一絲輕蔑的神情說:“可以。”
魯連見了田巴,就單刀直入地說道:“我曾聽人說過,廳堂上的垃圾沒有清除,哪還顧得上剷除郊野的雜草呢?在短兵相接進行搏鬥的時候,怎能防備遠處射來的冷箭呢?這是什麼道理呀?這叫事情有個輕重緩急,如若急事不辦,次要的事卻先辦,豈非亂套?現在,我國形勢非常危急,南陽地方有楚國大軍屯駐,高唐一帶遭受趙國軍隊攻打,聊城被十萬燕軍團團圍困。田先生,您可有什麼救急的妙計嗎?”
田巴一時張口結舌,紅著臉說:“沒有辦法。”
魯連笑道:“國家緊急不能想出拯救之法,人民危亡不能提出安撫之計,哪還算什麼擅長演說的學者呢?目前,我倒可以用計趕走南陽的楚兵,擊退高唐的趙軍,解除聊城的包圍。真正有價值、有本事的辯才必須能解決實際問題啊!可您的滔滔演說,只像貓頭鷹喋喋不休的空叫聲,讓人討厭死了。希望您今後還是少開尊口吧!“田巴越發無地自容,羞慚地說:”說得對,說得對。”
第二天,田巴專程前去拜訪徐劫,讚不絕口地說:“您教出來的那個學生魯連,何止是小馬駒啊,而是追萬里風的駿馬啊。”
從此,田巴不再誇誇其談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三十五章:執大象天下往
第三十五章:執大象天下往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樂與鉺,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筆者字面理解
執大象,天下往。
得大道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受歡迎,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都符合自然規律。
往而不害,安平太。
他們為人師表感召了很多人都順應自然,人們逐漸體會到順其自然的好處,大家都來順道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樂與鉺,過客止。
音樂與美食,可引誘路人止步。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道”用口來描述索然無味,看也看不到,聽也聽不到,但它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的。
筆者感悟
老子在本章闡述了一個重要的哲學思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