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坐下,尤里同志。”羅曼諾夫說著申手示意,“米沙(米哈伊爾的小名),繼續。”
“是!”科西金點頭敬意繼續講,“下一步的作戰行動的代號是‘雙頭鷹’!行動將分成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我軍將以攻佔堪薩斯城和聖路易斯為戰役目標,第二階段則從堪薩斯城和聖路易斯出擊,以鉗形攻勢攻佔芝加哥,粉碎美國的臨時首都,如果美軍全力增援那我軍就集中力量和預備隊將其殲滅,第三階段則是掃蕩芝加哥周圍廣大地區,包括奧馬哈、米爾沃基、芝加哥、印第安那波利斯和辛辛那提。具體的戰役程序和工作分配已經下發檔案到各位的手上。下面請羅曼諾夫同志講話。”
羅曼諾夫站起來說:“我就不多說了,一句話,‘雙頭鷹’必須成功!”
第二節 藍光
杜根總統倉皇撤退到芝加哥後,重新建立了政府和聯邦軍隊陸海空三軍參謀聯席會議,索恩?卡維利將軍依然擔任參謀聯席會議主席。
自打黯然離開華盛頓後,美軍一直在找機會反擊蘇聯。杜根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場勝利對美國的重要性,他也比任何人更渴望勝利,哪怕是一場小小的偷襲的勝利。
於是,他一方面積極與加拿大和歐洲、亞洲傳統盟國聯絡,爭取他們的支援,一方面命令國防部長拉爾森和卡維利將軍密切注意蘇軍動向,謀劃一場反攻。
當然美國人並不是很清楚對手的下一步行動。從過去三個一月蘇軍的攻勢來看,俄國人越過墨西哥邊境後主攻方向集中在南部和東部,卡維利將軍認為蘇軍會沿著美國南部和東部海岸攻擊前進,從而佔領繁華的南部和東部。
這種判斷是非常正確的,但新近的情報表明瘋狂的伊萬(美軍對蘇軍的蔑稱)似乎正在改變主攻方向,特別是8月中旬以來蘇軍幾乎停止了前線所有的進攻,並就地轉入防禦,而其後續部隊則紛紛改變行軍路線,有的掉頭往回走,有的轉往他處。
很顯然,蘇軍在進行重新部署,準備發動一場新的攻勢。美軍動用了各種力量進行廣泛的偵察和搜尋,很快,一幅精心推算出來的紅軍進攻圖,便由參謀人員呈上到總統每天召開兩次的國務院戰爭例會的會議桌上。
“索恩,你是說俄**隊下一步會向聖路易斯和堪薩斯城發動進攻?”杜根聽了卡維利的報告後問。
“是的,先生。”他說著指了指地圖,“烏克蘭第一方面軍的三個集團軍全都正向孟菲斯集中,它們原本是跟在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後面,準備從亞特蘭大到彭薩科拉一線對傑克遜維爾等地發起攻擊的。而遠東第三方面軍和高加索方面軍共四個集團軍也被調往塔爾薩和哈欽森,他們原本作為蘇軍統帥部戰略預備隊部署在達拉斯和休斯敦的。”
“就是說俄國佬想同時攻取我們的聖路易斯和堪薩斯城?”中央情報局長傑克?傑克遜問,“這與他們原來的計劃相比並不高明啊。”
“羅曼諾夫是衝著我來的!”杜根肯定地說,“打下聖路易斯和堪薩斯城後,諸位覺得下一個最有價值的目標會是哪裡?”
“芝加哥!”國防部長巴克利?拉爾森脫口而出。
“先生們,我們沒有足夠的兵力來抵抗蘇軍的這一波進攻。”卡維利警告說,“從聖路易斯到堪薩斯城,我們的防守兵力只有兩個陸軍步兵師和一個國民警衛隊裝甲師。”
“不過在納什維爾還有滿員的陸軍第3集團軍和海軍陸戰隊第7師,在芝加哥還有加拿大第1集團軍可以呼叫,另外國民警衛隊第6集團軍和加拿大第4集團軍印第安那波利斯和路易斯維爾。”
“雖然兵力不夠,但我們可以發動廣大民眾起來反抗俄國人的入侵。”國家安全顧問比爾?斯普林斯信心十足地說,“我們應當學習俄國人和中國人在二戰中的敵後游擊戰術。我們必須知道,我國的民眾普遍擁有輕型武器,在過去的這兩個多月裡他們自發地進行反對俄國人入侵的戰鬥,取得了不少了戰果。如果組織起來將會是十分強大的力量。”
“我已經注意到這一點。”卡維利說,“並且已經派遣了一批軍官潛入俄國人的戰領區組織地下抵抗運動,進行情報蒐集和破壞等活動,這一次的情報很大部分就是依靠他們獲得的。”
“索恩,俄國人的進攻你確定嗎?”總統問。
“如果是一次大規模的佯攻呢?俄國人的歷史上可是不缺少這種先例的。”國務卿鮑爾斯?坎貝爾說。在座的頭頭裡同俄國人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這位前駐蘇大使。
“參謀聯席會議考慮